海口網9月18日消息??9月17日,市民王女士撥打南島晚報熱線稱,她在第一市場購買假發時,事先預付了120元,試戴后感覺不合適,要求商家退錢時,商家卻扣除了5元試戴費,王女士覺得不合理。海南工商消費者投訴熱線12315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商家未提前告知消費者,就屬詐騙。
據王女士介紹,17日上午10時許,她在第一市場看中了一款假發,本想試戴一下看看效果,卻看到柜臺前貼了一個標有“試戴5元”的告示牌。“我覺得很漂亮,就干脆直接買了。”王女士說,她覺得試戴還要花錢,這款假發應該很適合自己,就掏出120元買了下來。付完錢后,王女士試戴了一下,但發現和她很不相配,就要求商家退貨,雙方爭論半天,商家才退了110元。“我就等于試戴一下,為什么扣我10元錢?再說,根本就不應該收試戴費。”王女士說。
當日上午11時許,記者陪同王女士一起來到該商鋪,老板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在柜臺前明確貼出提醒“假發試戴要5元”,在王女士購買前,這一點她也講得很清楚。至于為什么只退110元一事,張老板說,王女士看中一款假發,又自愿付了款,等于說買完后試戴覺得不合適,想要退,而假發本身沒什么質量問題,根本不應該退錢,后來王女士一直在店鋪內吵鬧,她才退了110元。
最后,經記者協商,張老板又退了5元錢給王女士。
試戴假發收取費用是否合理?對此,記者咨詢了海南工商投訴熱線12315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商家已經明確告知消費者,或者做了提示性的標語來提醒消費者,就屬于合理的,如果商家未做任何提醒,試戴后才告訴消費者,就屬于詐騙。
?
?
???相關鏈接
海口發生多起冒充緝毒警 從事銀行卡詐騙案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