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星今天撞地球 假如倒霉被砸中 律師支招走保險
海口網9月23日消息??美國航天局19日在其網站上公布的最新預報信息顯示,已經報廢的“高層大氣研究衛星”(UARS)可能在失控狀態下于9月23日墜落地球(誤差為加減一天),上演“衛星撞地球”的驚險一幕。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21日在網站上稱,衛星在墜落過程中不會經過北美上空,因此不會墜入美國境內。
據報道,美國宇航局先前表示,“高層大氣研究衛星”于2005年完成任務以來,受地心引力牽引,高度逐漸下降。這顆長10.6米、直徑4.5米的衛星通過大氣層時多數會被燒毀,但估計仍有多達26塊、總重量約500公斤的殘骸落到地球某處,最重的一塊約重136公斤。報道指出,衛星殘骸墜落地點綿延約500英里。俄羅斯航天兵部隊發言人表示,這顆衛星將墜入印度洋海域。
科學家估計,衛星碎片砸到人的幾率約1/3200。不過,過往從未有過衛星墜落傷人或損毀重要建筑的記錄,原因是地球表層絕大部分地域被水覆蓋,很多地方也杳無人跡。不過這個幾率與墜機身亡(1/200000)、美國人一生中被雷劈中(1/10000)的幾率相比,仍是較高。
自1957年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先后有600多個太空機器落入大氣層,從未造成過地面人員傷亡。倫敦太空法律專家喬安·威勒表示,如果有任何人員或財產因NASA的衛星碎片蒙受損失,他們可以開辟一個全新的法律領域,因為聯合國《外太空條約》及其附屬的《太空賠償協議》自1967年成文至今,從未被任何案件作為法律條例引用。
1967年美國、英國、前蘇聯共同簽署的一份聯合國《外太空條約》正式生效,形成了國際太空法律的基本架構,成員國在月球以及其他天體的活動都受到它的約束。時至2008年1月,全球已有98個國家參與了該《條約》。
《太空賠償協議》則是《外太空條約》的拓展協議。由于太空物體造成損失的概率非常低,該協議至今仍未發揮過其法律效力。
1978年,前蘇聯的核動力衛星“宇宙954”在加拿大領土墜落,加拿大差點依據《太空賠償協議》,向前蘇聯提出索賠要求。
澳大利亞曾索賠 NASA賴賬 民間集資賠
1979年,NASA首個空間站“天空實驗室”的碎片掉到澳大利亞西部艾斯波蘭斯郡,所幸并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當地以“亂丟太空垃圾”為由,向美國提出400美元罰款,但NASA從未支付這筆賠償。有趣的是,2008年一名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的DJ向聽眾募集了400美元,并把支票寄給艾斯波蘭斯郡。
由于法律存在灰色地帶,面對美國政府以及NASA,被衛星碎片砸中的受害者在法律上可謂“孤立無援”。盡管如此,美國律師戴維·施塔恩支招,屋主可通過一些復雜的保險合同彌補房子遭砸中的損失,這與房子和車輛遭到樹枝或其他物體砸中可獲得理賠的道理相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