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力中央研究所的研究人員26日宣布,他們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后,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污水早在3月26日就已開始流入海中,早于東京電力公司的推測日期,且流入海中的放射性銫-137是東京電力公司宣布數值的3倍以上。
東京電力公司此前推測說,污水主要是從4月1日開始入海的,之前的放射性物質都是泄露到大氣中后又落到海中的。污水入海的總量為520噸,其中含有的銫-137達到940萬億貝克勒爾。
電力中央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津旨大輔說,他率領的研究小組根據半衰期等因素,分析海水中含有的銫-137和碘-131的比率,再通過研究比率就能夠弄清放射性物質是隨污水泄漏到海中的還是泄漏到大氣中后又落到海里的。銫-137的半衰期約為30年,而碘-131的半衰期約為8天。
結果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后,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污水早在3月26日就已開始流入海中,并且直到5月底還有污水入海。直接流入海中的放射性銫-137達到3500萬億貝克勒爾,是東電宣布數值的3倍以上。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