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網消息10月10日??據阿拉伯電視臺9日報道,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當天承諾,將在全國推進改革,同時結束“武力現象”。同一天,敘利亞外長穆阿利姆宣布,將采取嚴厲措施,對付任何承認所謂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的國家。中東媒體評論說,巴沙爾的最新表態顯然是受到越來越大國際壓力的結果;而穆阿利姆的講話,則是擔心出現越來越多國家承認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那樣的情形,從而使敘政府陷入被動。
敘駐外使領館遭沖擊
8日,倫敦、巴黎、柏林、維也納和日內瓦等部分歐洲城市,發生了敘利亞反對派支持者沖擊敘駐外使館事件。在德國柏林,約30名抗議者當晚翻過敘利亞駐德國大使館的大門,沖進使館大樓毀壞了部分設施,并同敘利亞駐德國大使形成對峙。與此同時,部分人還沖進敘駐德國漢堡領事館,砸碎窗戶玻璃,并在窗外懸掛反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標語。
本報記者9日上午來到敘駐德使館,發現這棟4層灰色小樓墻壁和窗戶上還留有抗議者投擲的多處紅漆,墻上還被涂上“解放敘利亞”字樣的標語。一名德國中年婦女對記者說,發生這樣的事是“恥辱”。兩名澳大利亞女游客說,敘利亞國內的抗議行動已經持續了很多天,現在在海外也發生沖擊事件,表明敘利亞政府的反對者越來越不耐煩了。
對此,穆阿利姆要求歐洲國家遵照《日內瓦公約》的規定,負起保護敘外交官的責任,如果不能保護好敘外交官,敘利亞將采取“對等的措施”。
不排除北約軍事干預可能
《今日埃及人報》時政部副主任塔里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挽回不久前在聯合國安理會未能通過嚴厲譴責敘利亞決議草案而失去的面子,西方國家正在醞釀進一步加大對敘的制裁,北約甚至會考慮繞過聯合國對敘利亞實施軍事行動。
此前,俄羅斯對西方提出的有關敘利亞的決議草案投了否決票。梅德韋杰夫說,之所以否決該草案,是因為該草案可能讓利比亞的情況在敘利亞重演。
“中東在線”網站分析指出,事實上,中國和俄羅斯對西方決議草案的否決,已經阻止了“利比亞模式”被“復制”到敘利亞,然而“科索沃模式”仍是北約的潛在選項,對美國而言,還有它創造的“伊拉克模式”。只是美國被兩場戰爭所困,又陷入經濟危機,北約國家同樣“差錢”,所以這才“心余力絀”,尚未做出最后的決定,但“這絕不等于就可以排除軍事干預敘利亞的可能性了”。
巴沙爾日前強調,如果遭到北約或美國攻擊,敘將用導彈“覆蓋”以色列,中東將陷入“一片火海”。巴沙爾說,“如果大馬士革遭遇瘋狂的行動,敘利亞會在6小時內從戈蘭高地向以色列特拉維夫市發射大批導彈”。“在幾個小時內,伊朗也將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戰艦,美國和歐洲的利益也將同時被列為襲擊目標”。對此,伊朗外長薩利希也曾表示,如果北約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打擊,將會陷入“泥潭”。
仍然寄望對話和談判
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近日對媒體稱,“(北約)沒有任何(軍事)意圖”。美聯社則稱,考慮到敘利亞與利比亞的情形大不相同,軍事打擊的風險很大,西方大國目前多在作壁上觀,并沒有對敘利亞開戰的意愿。
分析認為,西方擔心軍事干預會觸發敘利亞內戰乃至中東地區發生大范圍沖突,美國的盟友以色列和北約成員國土耳其難免遭受敘利亞的報復。即便推翻敘利亞現政府,由于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力量可以扶植,沖突后的管理也是讓西方頭痛的事情。
據俄新社8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同俄國家杜馬安全委員會成員舉行定期會晤時強調,俄羅斯不允許將聯合國變成推翻各國現政權的工具,“聯合國不是為此而成立的”。梅德韋杰夫說,俄羅斯反對向大馬士革當局提出最后通牒的做法。
另據俄新社9日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波格丹諾夫表示,莫斯科可能成為敘利亞當局與反對派的談判場地。據悉,首批敘利亞反對派人士將于10日抵達莫斯科。另一主要反對派代表團也將于10月下旬到訪莫斯科。中東媒體認為,對俄羅斯這種“兩頭下注”做法,敘利亞十分惱火,但又無可奈何。
敘利亞總統政治和新聞顧問卜賽伊娜·沙阿班強調指出,西方國家對敘利亞所進行的“破壞性”制裁實際上是對敘利亞人民的制裁。對敘利亞而言,只有對話和政治談判,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在實際層面,敘利亞已經啟動了改革,并正在深入進行,巴沙爾兩天前還簽署總統令,定于12月舉行地方選舉,明年2月開始議會選舉等。在這種情形下,一味制裁、威脅使用制裁或以武力相要挾等,只能適得其反。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