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多數被強臺風攔腰折斷的香蕉樹都沒參保。(作者:符澤亢)
?
海口網10月10日消息? 海南是自然災害高發地區,幾乎每年受自然災害影響造成的農業損失高達數億元乃至數十億元。今年,強臺風“納沙”和強熱帶風暴“尼格”接踵而至,給海南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65億元,其中農業的損失尤為慘重。而令人遺憾的是,專為農民規避風險的農業政策性保險在海南的參保率卻不高,這使災后恢復生產面臨更大的困難。為什么農業保險在海南試點5年后前進的步伐并不順利,就像狂風暴雨中的一把小雨傘,只是看起來很美?
記者直擊:強臺風襲擊 種植戶遭受毀滅性損失
10月8日,記者在澄邁縣金江鎮美亭責任區黃竹村看到,道路兩邊的香蕉樹大片大片被折斷。
張才是黃竹村的香蕉種植戶,他承包種植的680畝香蕉,被吹倒三成,估計損失上百萬元。“我的香蕉本來在這個月中旬就可以全部收獲完的,但是臺風連續襲擊,我也來不及砍去賣,結果被風刮倒了。”張才說。
福山鎮的香蕉種植戶劉繼光說,他為了承包這120畝地種植香蕉,還向親戚朋友借了20多萬元,原本想著今年有個好收成,不料今年上半年收購價太低,下半年又遭遇了臺風,整片香蕉林幾乎全軍覆沒。
在澄邁,農業受災比較嚴重的還有橡膠。在澄邁縣中興鎮仁洞村委會,當地農民種植了20余年的橡膠被風吹倒一大片。據村民介紹,當地的橡膠一般要種上11年才開割,這次臺風一次放倒了這么多株橡膠,村民們看著很是心疼。
據澄邁縣農業部門統計,臺風“納沙”導致澄邁3萬多畝香蕉被風攔腰折斷,當地老百姓種植的將近30萬畝橡膠也損失10%,差不多有100萬株橡膠被臺風吹倒。
澄邁還不是海南受災嚴重的市縣之一。在海南,強臺風襲擊后,很多種植戶“一災致貧”,甚至背負著幾十萬元的債務。這時候,受災的農民期盼得到政府的補貼,但是救災資金畢竟杯水車薪,只能給災民提供種苗或救災物資,絕大部分的經濟損失都由農戶自己承擔。
現狀:保費高賠付少 農民參保熱情不高
“我聽說香蕉可以投保,但是這幾年都沒遇到強臺風,后來就沒買保險,這次臺風后補償金當然一分錢都沒得到,損失了上百萬。”10月9日,在澄邁種植香蕉的張才告訴記者,一株香蕉的保險費率為16%,政府補貼30%,也就是說,每株香蕉農戶自個出1塊錢的保險費,受災后可以拿到10元的補償金。但因自己種植的面積比較大,全部參保要花6萬塊錢,加上今年年初的香蕉只賣幾毛錢一斤,資金周轉不過來,張才就沒有參保。
可是,澄邁的香蕉種植戶告訴記者,香蕉投保,政府只補貼30%比較低,農民還要自個掏70%,很多農戶都保不起。“就算參保了,一株香蕉只補償10塊錢,也遠遠不夠,如果沒有臺風,我們就虧了。”
海南省農業廳南亞辦副調研員劉明彬一針見血地指出:“由于參保交的保費比較高,賠付又少,農民存在僥幸心理,不愿意投保甚至主動棄保。”劉明彬介紹,受兩次熱帶氣旋的影響,海南種植的35.2萬畝香蕉中,嚴重受災的有14.08萬畝,其中參保的香蕉寥寥無幾。
實際上,早上2007年,海南省就正式啟動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目前海南省農業保險試點采用共保體的方式承保,分別成立了種養業、漁民、漁船3個共保體。其中種養業共保體主承保人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漁船、漁民共保體主承保人同為中國漁業互保協會。海南的農業保險不僅接受企業的參保,也接受散戶參保。
值得一提的是,農業保險在海南試點五年來,已經有橡膠樹風災保險、香蕉風災保險、生豬保險、漁船全損保險、漁民海上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船東雇主責任保險、水稻保險、尖椒保險、長豆角保險、西瓜保險,共計10個險種,其中種養業的能繁母豬保險、水稻種植保險、橡膠樹風災保險為中央險種,保費補貼力度達到70%-80%;其余的為地方險種,保費的補貼力度只是20%-30%。
“水稻種植保險為中央險種,保費的補貼達到80%,海口、澄邁、儋州、東方、白沙、保亭、瓊中、三亞、五指山、陵水10個市縣已經對水稻種植進行統保。”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農險部經理林尤儒介紹,今年海南省參保的水稻達到160多萬畝,而香蕉為地方險種,保費地方財政只補貼30%,70%要農戶自個掏錢,今年全省農戶投保的香蕉只有將近2萬畝。
以澄邁縣為例,今年澄邁縣的香蕉種植有7.6萬畝,受災3萬多畝,可是參保率不到1%。“今年澄邁農戶參保的香蕉只有1000多畝。”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澄邁點的負責人李友模告訴記者。
此外,海南的橡膠參保率也不高,據統計,今年海南的民營橡膠參加農業保險的只有1萬多畝。“民營橡膠大多是以散戶為主,投保、理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制約了保險公司在農業保險的發展。”
在林尤儒看來,農業保險是一種收費低、風險大、賠付率高的險種。由于自然災害的不可預期性,使保險公司從技術上無法回避風險,往往是一個災年就能吃掉以往數年的基金積累。
9月底以來,海南遭受“海棠”“納沙”“尼格”等臺風災害,海南農業受災嚴重,目前預計農險損失金額9300多萬元。這也是自2007年海南試點農業保險以來,農險損失金額最多的一次。
建議:加大財政支持 合力做大“農保”蛋糕
“如今,建立農業保險體系已經成為防災減災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海南監管局財產保險監管處的張煌科長說。
可以說,農業政策性保險的出臺,是為了減少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維持生產經營者的簡單再生產能力。但是,農業政策性保險在海南前進的腳步并不順利,農戶甚至不愿意投保。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農險部經理林尤儒認為,目前農業保險按照2007年的試點方案里的要求收取和補償,試點5年后已經難以和實際生產同步。“比如香蕉的農業保險,5年前一畝香蕉的成本只有1000多元,當時制定的每株保險金額為10元,保險費率為16%,但是現在香蕉的成本快速上漲,一畝的生產成本就達到4000多元,再按5年前的保險金額實行,種植戶肯定覺得賠付少。”
但是,林尤儒也解釋,農業保險試點這么多年沒有做調整,可能跟財政投入有關,如果加大保險金額,保險公司也難以承受。沒有政府財政的支持,農業保險難以發展。
“在自然災害高發的海南,農業保險是塊蛋糕,但是如何做大,還要依靠政府加大財政支持。”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海南監管局財產保險監管處的張煌科長說。
張煌認為,農業保險進展緩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政府補貼力度還不夠,仍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例如保費補貼,可以提高農民的保費負擔能力;加大保險公司的費用補貼或者巨災損失支持,可以使保險公司降低承保門檻,從而促使農業保險的需求方和供給方產生交匯點。
張煌說:“盡管農業保險涉及農戶、保險公司、政府三方,但是要推動農業保險,需要三方的合力,才能做大這塊蛋糕。”
林尤儒也建議,要建立健全農業保險法規,把農業保險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另外,要加大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風險意識和投保積極性。同時,應結合海南實際有針對性地開發農業保險產品,增加農險市場的有效供給,切實滿足廣大農戶的需求,讓更多的農戶享受到公共財政的陽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