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消息10月16日?? 記者從在沈陽舉行的2011全國秋季糖酒交易會上了解到,隨著我國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進口葡萄酒量持續增長,從事進口葡萄酒貿易的企業成長迅速,但是部分進口葡萄酒標價混亂、真偽難分的情況也飽受非議。一些進口商認為,目前我國進口葡萄酒業繁榮背后暗藏著虛火。
葡萄酒進口快速增長
巴黎之花國際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武運平是在中國最早經營進口葡萄酒生意的商人之一,他覺得1997年-1998年時中國的紅酒熱潮又回來了。“當時全國有近萬家企業忙著做進口紅酒,后來倒閉了大部分。現在情況相似,大家又一窩蜂涌上來。”
兩年來,全國最大的食品酒類交易會——全國糖酒會上,國際葡萄展區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11全國糖酒會上,國際葡萄酒展區已達到創紀錄的1.4萬平方米。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新近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6月,國產葡萄酒產量達50.1萬千升;而據海關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6月份我國進口瓶裝葡萄酒總量達17.02萬千升。這意味著2011年上半年,進口葡萄酒在國內已經悄悄占據了近1/4的市場份額。
ASC精品酒業公司公共關系總經理龔國亮認為,國內消費者消費能力不斷提高、人民幣升值和巨大的葡萄酒消費潛力是進口葡萄酒業這兩年飛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進口葡萄酒價不符實
全國秋季糖酒會期間,南京某進口酒業銷售公司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銷售的進口葡萄酒原價在40-50元,而市場上的售價可以達到200-300元。另一家廈門的貿易公司負責人表示,進口紅酒只要加個木盒包裝,馬上身價倍增。
武運平說,不少進口商的葡萄酒標價虛高。“進口葡萄酒按照合理的零售價來說利潤不應該超過50%,但我國的一些進口商往往把價格提高數倍,導致葡萄酒性價比不高。” 據了解,進口葡萄酒造假嚴重已開始影響葡萄酒行業的發展。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假冒的進口葡萄酒在業內也并非新聞,從酒漿、酒瓶、標簽、包裝紙乃至包裝盒,受到利益驅動的葡萄酒造假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記者看到,在本屆糖酒會期間,一些不法攤販借機推銷的正是價格不菲的高仿洋酒。
據吉林雪蘭山葡萄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市場總監路軍介紹,國內葡萄酒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撼動著進口葡萄酒的質量神話。他認為,在質量方面,國產葡萄酒正在迅速和國際接軌,然而價格卻要比同質量的進口葡萄酒低很多。“進口葡萄酒目前要負擔48.2%的綜合關稅,這也拉高了酒品價格。”他說。
需下決心治亂以維護行業長久發展
據業內人士介紹,葡萄酒其實存在著國際性的定價機制,主要是根據原料產地和產量決定。通常來說,專業的進口商會選擇品質優良的葡萄酒,價格也公道。但目前國內進口商標價隨意性過大,缺乏必要的監管和懲罰措施。
武運平說,目前我國經營進口葡萄酒的企業可能已超過萬家,但真正擁有專業知識和團隊的進口商少之又少。他認為,進口商素質參差不齊是進口葡萄酒標價混亂的原因之一,“許多以前做其他貿易的企業,一擁而上做起紅酒了”。
龔國亮認為,國內的消費者目前對于葡萄酒的認知程度不高,許多消費者僅僅根據包裝是否精美來判斷進口葡萄酒的價值,這也需要葡萄酒行業向公眾大力普及相關知識,提高宣傳力度。
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或行業協會應加大對進口葡萄酒企業的規范、引導力度,逐步改變進口葡萄酒目前的混亂局面。此外,進口企業應當苦練專業內功,不可一味追求超高利潤。進口葡萄酒業若長期不能形成合理定價機制、不能回歸價值本位,紅酒熱終將又成一股虛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