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17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的三季度金融數據顯示,國家外匯儲備在9月份單月減少608億美元,為16個月來首次下降。盡管增速放緩,但當前3.2萬億美元的龐大外匯儲備仍令市場擔憂。業內人士認為,對外匯儲備的管理應把握“多元化”這一關鍵詞,以實現外匯儲備投資結構的優化,加強風險管理。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2017億美元。其中,7月、8月外匯儲備分別增加478億美元、172億美元,但9月份減少了608億美元,這是國家外匯儲備16個月來首次出現單月下降現象。此前的單月外匯儲備下跌出現于2010年5月,當時外儲單月減少了510億美元。
“全球金融體系由于面臨債務危機等重大不確定性,避險情緒增加,國際資本對新興經濟體的投資熱潮降低的同時,也希望能夠持有更多的流動性,可能短期有部分資金跨境流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說。
國家外匯管理局在9月末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稱,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將抑制外貿增長及貿易相關的融資活動,發達經濟體債務危機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短期內中國跨境資本流動的不確定性上升。
此外分析人士認為,三季度歐元對美元貶值6.1%,中國外匯儲備中的歐元區資產會因此出現匯兌損失,這可能也是造成外匯儲備單月凈下跌的重要原因。
總體來看,近些年來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加之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流動性泛濫,外匯凈流入規模較大,這是導致中國外匯儲備不斷快速累積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200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為8189億美元,而如今已達3.2萬億美元,短短5年多時間增長了近3倍。
專家指出,雖然外匯儲備增加對于增強中國對外支付能力、促進改革開放、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具有積極意義,但外匯儲備增長過快和規模過大,也給外匯儲備經營和宏觀調控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外匯儲備的增加會導致人民幣市場投放量增加,帶來基礎貨幣量的增長,成為本輪物價上漲的貨幣推手。”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陸志明表示。
隨著外匯儲備的快速增加,外匯占款投放量也不斷加大,這不僅在總量上制約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效果。央行行長周小川此前就曾表示,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中國需要的合理水平,外匯積累過多,導致市場流動性過多,也增加了央行對沖工作的壓力。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梅新育認為,中國外匯儲備資產規模巨大,這時不太可能采取調整存量的策略,只能通過增量調整,實現外匯儲備投資結構的優化。周小川在今年8月曾表示,外匯儲備管理將繼續堅持多元化投資原則,加強風險管理,最大限度減少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對中國造成的負面影響。
多元化一直是外匯儲備的主要經營原則之一。有效的多元化是戰略性質的資產配置,需要前瞻性地規劃和實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認為,中國應著眼于未來的需求,讓外匯儲備發揮真正的價值,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
外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當前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下,控制外匯儲備經營風險,一是要在堅持“安全、流動、增值”經營原則的前提下,繼續做好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并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持續優化。二是合理確定貨幣、資產、期限和產品分布的結構和比例,加強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三是繼續完善多層次投資決策體系,保證各項投資決策的客觀性、科學性和專業水平。四是不斷完善經營基礎平臺建設,持續拓展和完善全球化經營渠道。
分析人士認為,若要從根本上突破外匯儲備增長困局,還應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擴大內部需求特別是最終消費,改變長期片面追求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