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十字志愿者在進行救援演練。
?
海口網10月20日消息(記者 彭桐攝影報道)意外傷害,時有發生,在120救護車趕來前,最需要一雙雙懂得救助的熱情之手,幫助贏得救命的黃金時間。在海南,活躍著一群擁有救命技能的人,他們會隨時出現在需要的場合,而且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紅十字志愿者。
玻璃割斷動脈食客巧施援手
10月3日晚,海甸島一家酒店的大門玻璃突然碎裂,來自五指山市的18歲迎賓小姐阿云慘叫倒地,身旁立即溢出一攤鮮血,她驚恐地抽搐,臉色發僵,縮成一團。員工們慌成一團,店老板急忙從背后欲將阿云抱起,但見其肚腿子的血不停地往外涌,也驚嚇得坐在了地上,手足無措。
正和朋友聚會就餐的楊志英聽到叫聲,回頭看到迎賓小姐倒在地上,下意識地繞開幾張桌子箭步沖過去,說自己是紅十字救援隊長,讓對方別緊張,并叫緊跟過來的兒子等人快撥120呼救。
判斷阿云是動脈被玻璃劃斷,她立即為其進行下肢腘動脈止血。她用手掌側部壓住阿云大腿根部后,涌血慢慢變成了滲血。最后,她讓老板娘拿來幾條毛巾,對傷口進行環繞包扎固定。
事發10多分鐘后,120趕來。醫生問詢情況,打開阿云傷口一看,說了聲“這么嚴重”,重又給包上,用擔架抬起阿云,急送醫院手術。
阿云腿部腘動脈和腘靜脈同時被割斷,傷口外翻,長寬均達七八公分。手術做了近5個小時,主任醫師說若不及時救助,肯定會有生命危險。店老板感謝楊志英救回了員工的一條命。
楊志英卻心情沉重地整夜沒睡著,這次急救時,她發現身邊缺少懂得正確救助方法的幫手,影響現場有效救助的速度,讓她后怕不已。第二天,她就建議該店老板帶所有員工參加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培訓。
楊志英說,她要不是接受正規培訓成為一名普通的紅十字急救員,就有可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生命在眼前失去,“在沒學救護技能之前,我看到血就暈,更別說面對大出血而伸手相助了。”
?
?
紅十字志愿者在進行救援演練。
泳池男孩溺水 泳者及時搶救
去年夏天的一個晚上,邱兆云到假日海灘對面的一家酒店泳池游泳。人不多,在游的過程中,她突然發現一個中學生模樣的男孩兀自慢慢下沉,她憑直覺判斷有問題,一邊呼叫其他人,一邊急忙潛水過去,和幾個人一起把男孩拉上岸。
男孩出現溺水癥狀,只有微弱的呼吸。其家人聞訊圍過來,母親見狀急得流淚,說正要帶兒子出國留學,兒子要有三長兩短她也不想活了。邱兆云邊安慰男孩的家人,邊繼續俯下身為男孩調整呼吸。她冷靜地進行救助,并用毛巾為男孩擦干身子,使其得到放松。120還未到時,男孩已緩過勁坐了起來。愁容消失的母親當場表示說,要讓兒子學會這套自救互救知識。
邱兆云已遇到幾次此類情況。一天傍晚,她在瓊苑路散步,遇見一小伙子被迎面急速的摩托車撞倒在地,當即七竅出血,她參與組織路人救助,第一時間將小伙子的頭部稍微朝向一側,使鼻血側流不堵住呼吸道。在不知道哪處骨折的情況下,邱兆云阻止大家對其隨便挪動,以免造成進一步傷害。120趕來后,大家以徒手搬運法,幫助醫護人員將傷者抬進救護車送往醫院搶救。
邱兆云在龍昆南開辦一家幼兒園時,一位老師將一名玩滑梯手觸地后哭鬧的孩子帶到她面前,孩子手和胳膊外部無任何傷痕。學過相關知識的邱兆云,很快發現孩子有功能障礙,不敢動,判斷有骨折,忙用其衣報將孩子的胳膊固定,送往醫院拍片檢查,結果是骨裂。治療一個月后,孩子才完全康復。如今,孩子已上小學四年級,家長還常打電話給邱兆云,說當時她救助及時,減少了孩子的痛苦。
燙傷、扭傷、摔傷等意外傷害會不時發生,邱兆云在救助第一個孩子后,就督促全園教職工去參加培訓,取得救護員證。她說:“掌握了技能,就多了幫助別人的資本,當他人出現不幸和痛苦時,才能立馬相救,這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
紅十字志愿者在進行救援演練。
?
意外隨時發生 幸有救護技能
在奧林匹克健身俱樂部,一位年齡較大、運動量也過大的低血糖老人,剛從健身房走到收銀前臺,就突然暈倒,一雙手及時將其扶起;一名孩子早餐沒吃,運動過量,突然暈倒在健身器械旁,一雙手及時將其抱起;來自新疆62歲的林某,在俱樂部泡溫泉時,站著穿褲子時跌倒在地,又是一雙手及時伸過來,測血壓、按摩、做人工呼吸,并把他送往醫院搶救,前后共花費兩萬多元,撿回了一條命。
在這里及時伸出手的人,是該俱樂部經理林小峰。該俱樂部副總經理張筠說,因為有擁有救護技能的林小峰和一幫得力干將在,救人于危難,使作為法人代表的他,少了很多擔心。
前不久,在海口一小區,家人與人聊天時,孩子跌進身旁的游泳池溺亡。張筠說,如果救助及時,那孩子不會失去生命,最怕沒人救,沒人懂得救,想救也只能干著急,只能眼看著悲劇發生。
來自定安的6歲饒姓女孩,從1.3米泳池階梯下去,一下子沒頂,跟隨的弟弟慌著去找爸爸。女孩就在幾個成年游泳者旁邊撲騰著喝水,因為人多救生員的視線被擋住,一般人不知道女孩溺水,還以為是在玩耍嬉戲。等她父親和救生員同時發現,女孩被拉起來時,已沒了呼吸。林小峰診斷其尚有心跳,馬上采取措施控水,并進行心肺復蘇術反復進行胸部按壓,20多秒后,女孩哭出聲來,大家才松了一口氣。
去年夏天,來學游泳的一位8歲男孩,乘人不注意,跑進深水池溺水。救生員在其奶奶發瘋般的呼喊中,將浮在水中間的男孩撈起,竟摸不到脈搏和呼吸了。經過背在肩上控水,放在地上擠壓肚子,又緊急做人工呼吸。30多秒后,男孩終于“哇”出一聲。
張筠說,他當時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懸著的心才放下,至今還后怕,也深感讓俱樂部所有員工參加紅十字救護培訓,學得過硬的應急救護技能比什么都值得。
?
楊志英(左)和隊員在中秋節關愛孤寡老人。
不管何時何地 參與各種救護
這些隨時救助他人的紅十字志愿者,不單是救護員,基本上都是救護知識培訓骨干。他們有自己的職業,業余時間幾乎全用在了公益傳播自救與互救知識當中。
楊志英是一家建筑公司高管,因為感興趣和認為有必要,于2003年底從報紙上獲得消息后,參加了紅十字急救員培訓班,同時自愿加入紅十字志愿者隊伍,后又參加師資培訓班,成為救護培訓師,開始在街頭、社區、企業和監獄進行救援知識普及宣傳,免費傳授相關公開課。2005年5月8日,省紅十字救援大隊成立,她踴躍加入,后來成為海口分隊隊長,參與公益救助行動的力度也越來越大。
雖然工作忙,楊志英卻幾乎保證了自己隨時隨地參加救援行動。去年我省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她帶著8名隊員放棄各自的工作和休息時間,冒著生命危險趟水走進受災最嚴重的文昌江村村,送去食品和藥品等救援物資,并對現場進行評估,及時向紅十字組織反饋,以便相關部門在大災之后迅速防疫。
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隊員能熟練地進行自救與互救,這讓她感到特別快樂。一次在萬綠園開展紅十字宣傳活動,在附近玩袋鼠跳游樂的一名男孩跌倒骨折,她和隊友黃萬峰很快救助包扎;隊員范文君在路上遇到一位心臟病突發倒地的阿婆,急忙進行妥善安置,并撥打120;隊員黃波兩歲女兒在家喝奶氣道梗塞,母親嚇得哭喊,他冷靜地做了異物排除救護,只一會兒,孩子的面色和發聲均得到恢復;隊員喻飛在搶險途中受傷,自己包扎止血后被送往醫院救治……
楊志英說,掌握救護知識的人都可能成為一個好人,不僅在關鍵時刻可自救,還可救助他人,為醫院進一步治療打下良好堅實基礎,甚至是及時挽救生命。
讓楊志英難忘的是,一次在明珠廣場做宣傳,當做完心肺復蘇演示后,一位中年婦女拉著她的手流淚訴說,要是他們早懂得這些,其在家突然暈倒呼吸聚停的母親就不會因120來晚而離去。所以,在長期普及救護知識當中,無論多晚多累,楊志英都不在意,內心只期望有更多的人能早日懂得“救命法寶”。
邱兆云是省文化藝術學校高級講師,民革海南省委海師總支副主委。她是在2005年開辦一家幼兒園時,一位孩子蹦跳時摔到骨折,第二天手臂紅腫才發現不妙,并送去醫院檢查,結果費了很多周折。在看到孩子和家長痛苦的表情后,她就經打聽走進了紅十字救護培訓班,并不斷加強技能學習。
她說,從成為紅十字志愿者那天起,她就走上了一條助人為樂的開心之路,如今她早已將幼兒園轉手,為的是多一些業余時間好用在義務培訓上。作為一位民革人員,她還經常組織到福利院送溫暖、到監獄手拉手和到貧困農村學校、貧困家庭開展扶貧幫困社會服務關愛活動,樂此不疲。
?
?
楊志英在救護一名前臂骨折的男孩。
?
推廣救命技能 期待更多好人
邱兆云在2006年參加師資培訓后,多次到北京參加復訓和提高班,沒有停止過在政府機關部門、學校和部隊等各單位義務講座。凡是聽過她的救護課的人都知道,她非常有激情,從不坐著講課,還講得有聲有色,不想聽不想學都不行。她的一些話被聽課者記在了筆記本上,如:當志愿者,成就別人也成就自己,幫助別人自己得到很多快樂,會有成就感,當越來越多的人學會這項救命技術,也就意味著自己和他人生命得到更多的保障。
對于日前網上關于老人倒地眾人不敢扶的熱議,邱兆云說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場的眾人不懂得救護技能,心里沒有底,雖然是現場第一目擊者,縱使有心也不敢施手相助。生活中會時常碰到這類事情,不懂救護者會很茫然和害怕,會在有心無力和怕沾上麻煩的情況下,趕緊走開。而對于擁有相關技能的紅十字志愿者來說卻相反,會迎面而上勇敢施救,因為他們懂得科學救護的同時,也會保護自己,會在動手相助前就通過呼喊路人等方式尋找目擊證人,表明是在救人。“就算最終被人誤解了也沒什么,畢竟拯救生命最重要。”
邱兆云說,如人人都將名利放在最前面,那以后慢慢就沒人肯做好人了。她自覺而又自然地做那些有助于他人的事,不是她有多崇高,而是她從小受的教育是與人為善要積善成德。她總說傳統美德不能丟,讀大二的兒子笑她老古板,是“奧特曼”(落伍者)。她一直很慶幸自己掌握救護技能,也一直相信社會上還是好人多,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互助等正氣需要不斷弘揚,“所以我總是見人就勸說學救護,學了這個不僅感覺有力量,還會改善心態”。
據省紅十字會賑濟救護部部長文健夫介紹,既是紅十字志愿者又是救護知識師資培訓骨干的,目前我省有200多人。除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給不幸者救助,平時紅十字會只要有活動需求,他們都積極參加,如廣場募捐、紅十字日活動、送醫送藥下鄉、艾滋病預防宣傳、無償獻血和造血干細胞捐獻、旱澇救災救援等,很多人是“一次也不缺席”。
文健夫說,對普通市民來說,醫院不可能都開在家門口,在進醫院前的救護顯得非常重要。普及救護培訓,中國紅十字總會的目標是到2014年普及率占總人口的1.5%,北京、上海、山東等幾個省市已達到3%。我省人口少,這方面還較滯后,目前普及率才接近1%。為讓瓊島涌現更多有能力救助他人的好人,省紅十會近日已與省教育廳達成共識,將在3年內完成大中專院校2萬師生應急救護技能培訓、6萬中小學師生講座,“爭取早日實現凡有傷害的現場都有紅十字會培訓的急救員、志愿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