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未參保適齡城鎮居民該如何參加養老保險?
海南省自1992年出臺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辦法,1994年事業單位職工開始參加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截止目前,全省參加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已達到187萬人,領取待遇人數46萬余人。2009年,國務院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試點,2010年海南省實現新農保制度全省覆蓋,截止目前,全省參加新農保累計人數已達到246萬人,領取待遇56萬余人。兩項政策的施行,使海南省絕大部分居民納入養老保險制度范圍。為了進一步實現建立城鄉統籌的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人人享有養老保障的目標,海南省于2011年又相繼出臺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和未參保超齡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政策,進一步解決城鎮未就業居民的養老問題和曾經有過工作經歷的城鎮居民的養老問題。上述幾項政策的出臺,從制度上實現了海南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為每一位想參加養老保險的公民建立了通道。為了確保海南省城鎮居民及時了解新出臺的政策,我們整理了以下基本問題,請詳細閱讀后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險種及時進行參保繳費,以確保可以按時享受養老待遇。
一、海南省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
1、符合什么條件可以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具有本省行政區域內非農業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當期未參加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等現有社會養老保險,無任何形式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2、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如何繳費?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每年繳費一次,參保人員可以從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十個繳費檔次中選擇其中一個繳費檔次繳費。當年選定繳費檔次當年不能變更,次年可自愿選擇新繳費檔次或保持不變。
3、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能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可以視情況享受三項財政優惠政策:一是給予一般參保人員繳費補貼。選擇每年繳費100元的,政府給予每人每年30元補貼;選擇每年繳費200元及以上的,政府除給予每人每年30元補貼外,按每增加一個繳費檔次另給予不少于5元的補貼。二是給予計劃生育家庭參保人員財政補貼。城鎮獨生子女領證戶家庭的人員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給予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的優惠財政補貼。三是為繳費困難人員代繳養老保險費。按照《殘疾人實用評定標準(試用)》評殘達到一級或者二級傷殘的殘疾人、城鎮獨生子女傷殘(傷病殘達到三級以上,含三級)或獨生子女死亡的家庭父母和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人員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府按每年100元的繳費標準為其代繳養老保險費,上述人員可以在政府代繳養老保險費的基礎上按規定繼續繳費。享受城鎮低保人員、重點優撫對象等繳費困難群體由當地人民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4、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達到退休年齡時能領到多少養老金?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支付終身。
基礎養老月領取標準為:每人每月130元。另外,實際繳費年限在達到15年的前提下,繳費年限每增加一年,基礎養老金每月增加4元。
5、按月領取養老金需要符合什么條件?
年滿60周歲的城鎮居民,具有海口市、三亞市行政區域內非農業戶籍10年以上(含10年,下同),或具有本省其他市、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非農業戶籍5年以上(含5年,下同)的,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從核定的次月起,按月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1)制度施行之日,距60周歲15年以上并實際繳費累計達15年以上(含15年)的;
(2)制度施行之日,距60周歲不足15年并按年實際繳費至60周歲的;
(3)制度施行之日,已年滿60周歲且沒有領取其他任何形式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
歷年農轉非人員能夠提供遷出地派出所出具的有效戶籍遷出、注銷證明的,不受具有非農業戶籍滿10年以上或5年以上的限制,但須具有海口市、三亞市行政區域內戶籍10年以上,或具有本省其他市、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戶籍5年以上。
居民養老保險施行之日年滿60周歲且符合上述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城鎮居民,在個人自愿的前提下,可以不繳費,直接享受提供的基礎養老金待遇;也可以一次性補繳費滿15年,增加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6、如何辦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手續?
參保人員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和相關證明材料到戶籍所在地居委會辦理參保登記手續,到指定金融機構進行繳費。
7、曾經有過單位工作經歷、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無任何形式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城鎮居民,選擇何種養老保險政策參保?
曾經有過單位工作經歷、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無任何形式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城鎮居民,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費,按規定享受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上述城鎮居民也可以按海南省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一次性補繳15年居民養老保險費,按規定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參加城鎮從業人員或居民養老保險前符合國家規定計算的職工連續工齡或者工作年限,以及軍隊退出現役的軍人(不含自主擇業的轉業干部)在軍隊服役時間,視同城鎮從業人員或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其參加城鎮從業人員或居民養老保險以后實際繳費年限合并計發養老保險待遇。
8、城鎮居民出國(境)定居、死亡的,歷年個人繳費如何處理?
城鎮居民出國(境)定居、死亡的,其個人賬戶資金本息余額,除政府補貼外,一次性退還其本人、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9、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的,如何處理?
城鎮居民年滿60周歲前跨省轉移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的,其個人賬戶資金本息,除政府補貼外,可以全部轉移,也可以一次性退還其本人。
城鎮居民年滿60周歲前省內轉移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的,其個人賬戶資金本息全部轉移。
二、海南省未參保超齡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政策
1、符合什么條件可以按海南省超齡參保政策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2011年12月31日前男達到或超過60周歲、女達到或超過55周歲,且具有本省行政區域內非農業戶籍的人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按超齡參保政策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1)曾有按照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從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原用人單位從業人員;
(2)曾經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或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人員;
(3)曾經參加過海南省基本養老保險,因繳費年限不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已作一次性支付待遇處理并已終止了養老保險關系的人員,或曾經參加過海南省基本養老保險,未作一次性支付待遇處理的人員;
(4)原集體企業的五七工、家屬工。
2、超齡參保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如何繳費?
超齡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按2010年前各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一次性繳納15年基本養老保險費。2011年12月31日前達到或超過60周歲的超齡人員,以60周歲為基數,年齡每增長1年則向前減少1年實際繳費年限,但實際繳費年限最少不低于5年。
繳費基數為相應繳費年度內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70%、80%、90%、100%,超齡人員可自愿選擇其中一個基數進行補繳。補費期間繳費工資指數根據選擇的補繳基數確定。
3、超齡參保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如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超齡人員參保后按照現行《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自社保經辦機構核定基本養老金的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月基本養老金水平低于320元的,提高到320元。
超齡人員參加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后,享受今后國家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
4、超齡參保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如何辦理參保手續?
超齡人員憑戶籍證明和本人檔案,以個人身份向戶籍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自愿申請辦理參保登記,填寫未參保超齡人員參加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申請審批表。社保經辦機構確定繳費基數后,超齡人員向戶籍所在地社會保險費征收機關辦理繳費登記,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勞動關系不明確且無法提供檔案或檔案記載不清的,由戶籍所在地市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其身份進行確認或提請勞動仲裁處理。
5、戶籍所在地和工作地不一致時,如何辦理參保手續?
原有過工作經歷(含其他市縣及外省工作經歷,下同),曾經參加過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超齡人員,由原參保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曾在省社保經辦機構參保繳費的超齡人員,由省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原有過工作經歷但從未參加過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超齡人員,由戶籍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6、未作一次性支付待遇處理的超齡人員,如何進行繳費?
曾經參加過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因繳費年限不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未作一次性支付待遇處理的超齡人員,其實際繳費年限按規定進行抵減;若實際繳費年限超過按海南省未參保超齡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政策規定應一次性補繳的年限,無需再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其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不予退還,用于計發養老待遇。
7、已領取一次性待遇的超齡人員,如何進行繳費?
曾經參加過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因繳費年限不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已領取一次性待遇的超齡人員,在按海南省未參保超齡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政策進行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時,應將已領取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及指數化月平均養老金退回社保經辦機構,記錄為原始實際繳費年限,其以前的實際繳費年限按規定進行抵減。
8、海南省未參保超齡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效期有多長?
海南省超齡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截止2011年12月31日,逾期不再辦理。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 [編輯:謝軍輝]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