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
戰友:他主動要求到最艱苦的地方工作
20日下午,駐廣州空軍某部隊政委、牛作濤生前所在分隊的教導員王勇,以及分隊主任、現已轉業到蘿崗公安分局的民警陳清,說起救人英雄牛作濤,兩人都感傷不已。
“多好的戰士啊,他是我帶過的兵!”王政委說,牛作濤1998年入伍,2000年曾在空軍駐汕頭南澳島某分隊服役,他當時是分隊教導員。“那個時候,南澳島條件還十分艱苦,遇到干旱天,島上缺水,部隊要定量供應淡水,甚至是一個星期才能洗個澡。牛作濤當時是分隊的司機,每天需開車到縣城拉給養,部隊到縣城有十多公里路,路上不好走,拉一趟貨物需要40多分鐘。后來,分隊打了一口深井,解決了用水問題,而他這時又調到海南島。在部隊期間,他大部分時間在艱苦的邊防海島執勤工作。”說起牛作濤的為人,王政委更是嘖嘖稱贊,“他有山東人的仗義性格,樂于助人,遇到不平事情,會直接說出來。”
牛作濤生前所在分隊主任、蘿崗公安分局民警陳清說,牛作濤入伍后先是在部隊機關做公務員,后來因為表現好,部隊送他去學開汽車,學成之后,分到汽車排任司機,沒過多久,部隊要求機關戰士到基層鍛煉,牛作濤自己要求到南澳島最艱苦、最基層的分隊當司機。
陳清說,分隊戰士少,戰士多是“一專多能”,每天一大早,牛作濤駕車去縣城購買肉菜,回來后,還要為部隊做早餐,此外,他還要協助油機員保障部隊發電,還要養豬、種菜,每天工作強度非常大。平時部隊工作用車較多,牛作濤也是隨叫隨到。
回想牛作濤生前,戰友發哥表示,“他是個非常踏實的人,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他總在平凡的生活中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
牛作濤樂于助人,“為別人做事,這很符合小牛的性格和為人處世。而且,他以前在部隊當兵,那種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深入骨髓,他是有足夠的勇氣做出任何義舉。”發哥的話,已然解釋了牛作濤下水救人的舉動。
妻子:他三五天就給家鄉老母打電話
妻子陳平艷說,阿牛很孝順,每隔三五天就給山東老家的母親打電話,問問需要做什么。
陳平艷與牛作濤已經走過了11年。2003年,牛作濤退伍后便到廣州找工作,當時,湖北妹子陳平艷也在廣州闖蕩,惺惺相惜的二人開始共譜戀曲。“阿牛是個很爽快的人,無論遇到什么事,他都會擋在前面,跟他一起我就不害怕。”被悲傷籠罩的陳平艷,依舊能清晰地回憶與丈夫生活的溫馨點滴。
除了對家人細心照顧,關懷備至,牛作濤的俠骨仁心也讓陳平艷很敬佩。她還記得,六年前,她和丈夫在廣州橫滘散步,走著走著看到一個“摩的”搭客仔騎車撞倒一名老年人,牛作濤隨即上前扶起老人,并說教了搭客仔幾句,結果招來一頓暴打。
“但他沒有因此改變自己,還有一次,我倆走在路邊,看到一小孩跑到馬路中間,后面一輛小面包車馬上要開過來,他就跑到路中間抱起小孩,那一瞬間,面包車就貼在他面前開過,都快把我嚇死了。”陳平艷說。
姐姐:他以前多次救過落水的人
山東老家的村民們說,牛作濤的父親在生前也非常樂于助人。“他懂一點醫術,村子里有人病了,他就幫人看看病,救了不少人,也曾經跳進水里救過人。”
牛作濤的大姐牛新麗難以接受弟弟離去的事實。“俺家后面就有條河,俺弟弟從小就會水,游泳游的可好了,他以前也救過落水的人,都救上來了,這次咋沒上來啊……”牛新麗說,也許因為弟弟曾經有多次救人的經歷,這次發現有人落水后更是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他當過兵,這對他來說可能就是一種本能反應吧。”
牛作東比牛作濤小三歲,哥倆兒從小一塊上學放學。“上小學的時候,還有早晚自習,我們倆一塊往返學校六次。”
弟弟牛作東說,他最自豪的是哥哥1998年12月去部隊當兵的時候。那時,村子里當兵的人很少,每到過年村鎮上的干部都會去家里慰問,整個牛家以“光榮之家”為榮。
村支書牛月長說,牛作濤是個大孝子,“因為他母親得了心臟病,他就開始研究中醫,要給他母親治病。平時每隔兩三天就給他母親打個電話,也經常給家里寄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