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加指紋信息,“應當”還是“必須”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身份證法修正案
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審議居民身份證法修正案草案,擬在居民身份證登記中加入指紋信息。在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會上,不少與會委員提出建議,認為指紋信息應強制添加,才能更好發揮身份證的管理效能。
根據修正案草案規定,居民身份證法第三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的,應當登記指紋信息。”公安部副部長楊煥寧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作報告時表示,對已經領取居民身份證的公民登記指紋信息可以通過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逐步實現,無需大規模集中采集指紋信息。同時,國家機關以及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也可以通過為登記指紋信息的持證人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服務等方式,引導、鼓勵公民自愿登記指紋信息,縮短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的周期。
對此,郎勝委員認為,按照修正案的規定,新領證都要輸入個人指紋信息,原來沒有輸入的仍然有效,這就造成了有指紋和沒有指紋的身份證并存,這在加強社會管理和維護公民權益上效果就會打折扣。很多人現有的身份證是長期有效的,有的一輩子都不用換了,這樣不利于身份證的管理、使用、查驗,建議公安機關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動換領工作,盡快統一。
根據2004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證件的有效期和簽發機關9個項目。此次規定擬添加指紋信息,也是為了滿足對于人證統一性認定的需求,有效防范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以及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陳斯喜委員希望國務院有關部門能采取比較積極的態度,來推進身份證都過渡到具有指紋信息。嚴以新委員建議,草案中規定“應當登記指紋信息”,是否可以規定為“必須”,以增加該條款的強制性。
同時,還有委員在會上表示,希望可以把“指紋信息”修改為“指紋等生化信息”,因為隨著身份證的智能化發展,將一些生化指標,如血型、DNA等加入進去,這樣就為身份證的唯一性、安全性和智能化留下了拓展的空間。特別是血型信息的加入,在義務獻血和緊急輸血時能有效節約時間和資金成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