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25日消息(記者?黎光)《海口市“十二五”期間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2011—2015)20日獲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為加快海口市“十二五”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交通運輸新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依據。
根據規劃,到2015年,全市綜合交通體系的整體運輸能力大大提升,綜合交通體系構成更加合理,綜合交通基礎設施供給更加充分,城鄉交通一體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市場和建設市場有序、開放競爭,交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快速反應、應急救助和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為到2020年建成“能力充分、布局合理、結構均衡、銜接暢通、綠色安全”的綜合交通體系,為實現海口市交通運輸現代化奠定基礎。
?
公路:建設農村公路近2000公里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海口將依托市域內的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完善以“三縱七橫”為骨架的農村公路網。
干線公路建設在完成“十一五”續建項目基礎上,規劃完成疏港公路拓寬改造、海榆中線拓寬、海榆西線拓寬、貨運大道二、三期,新建永新———三江二級公路。
農村公路方面,海口市規劃建設農村公路1455條、1999.65公里,實現海口市村村通水泥硬化路的目標。對海口市轄區內的重要縣道進行改造,建設縣道19條、149.9公里;對行政村道路1條、3公里,自然村道路1357條、1959.55公里進行路面硬化改進;改造四、五類危橋21座;新建大中橋2座。同時,改造國有農場道路65條、120公里,并對路面寬度小于5米的農村公路實施錯車道改造工程。
旅游公路方面,“十二五”期間海口市規劃建設旅游公路5條、83.4公里,其中濱海旅游公路2條、57公里,其它旅游公路3條、26.4公里。
集疏運道路和開發區、產業區出口路方面,“十二五”期間,海口市規劃建設集疏運道路和開發區、產業區出口路5條、83.7公里,其中集疏運道路1條、5.7公里,開發區、產業區出口路建設4條、78公里。
水運:加強沿海港口、集裝箱碼頭建設
“十二五”期間,海口市水運基礎設施規劃及建設重點是加強沿海港口建設,加大集裝箱專業碼頭建設,推進公共碼頭建設。
港航基礎設施方面,“十二五”期間,海口市圍繞把馬村港區建設為海口港中心港區為目標,積極推進馬村港二、三期擴建工程以及海口港新海港區一期起步工程、海口港秀英港區航道改造工程等。
“十二五”期間,海口市將進一步發展游艇經濟,規劃金沙灣至曲口沿岸的客船游艇碼頭,規劃新增游艇泊位650—700個。規劃開設海口市內港灣旅游線路、海口市內河旅游線路、海口市紅樹林旅游線路、海口至三亞旅游線路、海口至西沙旅游線路。
?
鐵路:加快西環鐵建設,建環島鐵路網絡
根據規劃,鐵路基礎設施規劃及建設重點是進一步完善鐵路系統建設,形成海口站和新海口站一主一輔的客運站布局。“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加快西環高速鐵路建設,形成環島鐵路網絡。調整現有的粵海鐵路功能,增建連接海口、洋浦等主要港口的連接線。
?
城市道路:建設縱橫13條干道、打通7條斷頭路
根據規劃,海口“十二五”城市道路骨架建設重點實施縱向干道10條、橫向干道3條;片區道路建設重點實施長流片區、江東片區、海甸新埠片區部分道路建設;建成區主次干道改造及斷頭路貫通主要完成8條主次干道改造及7條斷頭路的貫通。到2015年,城市道路形成“七橫十二縱”的城市主干路網及完善的城市交通微循環系統。
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輕軌服務海口周邊城鎮
“十二五”期間,海口市民游客乘公交更加方便。根據規劃,城市公共交通要達到以下目標:市內公交平均出行時間控制在40分鐘以內,高峰期公交平均出行時間控制在50分鐘以內,平均換乘次數不超過1.3次,公交出行占機動化出行的40%,占居民總出行的25%。
為此,“十二五”海口將實施以下工程:
現代有軌電車一期工程,西起火車站、東至新埠橋,線路全長24公里,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軌道工程、結構工程、橋梁工程、機電工程及車輛基地等。
東環鐵路改成城市輕軌工程,充分利用東環鐵路海口段的剩余運力為海口市及周邊城鎮服務,建設輕軌交通。
公交場站工程,海口市建設公交首末站13個;規劃公交車場、保養場合停車場10個,面積145984平方米,同時也作為部分公交線路首末站;共計規劃站場18個,總面積204551平方米,其中白沙門等3個車場具有雙重功能。
?
綜合交通樞紐:新建5個綜合客運樞紐
“十二五”期間,海口市綜合交通樞紐布局規劃及建設重點是新建5個綜合客運樞紐和5個對外貨運樞紐。綜合客運樞紐是指新海港站、鳳翔西站、秀英港站、江東站、美蘭機場站。對外貨運樞紐是指南北通貨運停車場、龍昆南貨運樞紐、新海港貨運樞紐、海口南站貨運樞紐、機場北貨運樞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