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25日消息 近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目前征集到的5種方法都無法有效檢測出“地溝油”,將繼續向社會征集鑒別方法。日前網絡上盛傳上海一中學生發明了“地溝油”檢測方法,被眾多網友追捧轉發。記者昨天(24日)采訪南京多位專家得知,地溝油缺乏有效檢測方法的原因,是其種類、成分非常復雜,很難用一種方法有效區分其特異性,作出權威檢測。而專家們也指出,檢測只是“最后一道關口”,遏制地溝油流向餐桌重點仍在加強監管。
中學生發明地溝油檢測方法,有人質疑有人追捧
近日,一則名為“教大家如何鑒別地溝油”的帖子在微博被廣泛轉發。帖子稱,上海一位中學生發明了鑒別地溝油的方法:地溝油因反復使用,與植物油黏度冰點有差別,將油放進8℃左右的冰箱,如凝結,即為地溝油。
這個方法在網上引發廣泛討論。很多網民存疑:地溝油真能用這般簡便易行的辦法檢測出來嗎?
經過一番調查,記者獲悉,網傳“中學生發明地溝油檢測法”確有其事,不過發明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上海向明中學的一個課題組。該方法的原理是:豬、牛、羊、雞肉等熬制成的湯,含有飽和脂肪酸較多,凝結點高,在10至15℃就凝固;而食用植物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凝結溫度在-5至-15℃之間,凝固點低;動植物混合油則介于二者之間,凝固點通常在0℃。因為地溝油一般是各種油的混合,因此放入冰箱后,在0至-5℃之間凝結的,即可懷疑是地溝油。
“地溝油”檢測難,在于成分極其復雜
省衛生監督所食品安全專家嚴雋德說,地溝油成分非常復雜,衛生部有關專家就多種方法反復論證了多次,很難有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一下子區分開,而上述網傳的辦法只能作為參考,不能成為檢測地溝油的權威標準。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忠教授同樣認為,這種方法從理論上講有一定道理,但無法成為法定標準:“只能用于檢測混有動物脂肪的油,但地溝油的種類是非常廣泛的。”
記者了解到,地溝油主要包含3大類:一類是水煮魚、火鍋鍋底等反復使用后的油;第二類是病死豬肉熬制的油;第三類則是反復煎炸過的老油。所以,地溝油并不必然含有動物油脂。此外,地溝油生產方式也在不斷更新,比如用蒸餾法提純的地溝油基本去除了動物脂肪,從成分上就很難鑒別出來。
李忠說,地溝油形成過程復雜,其間混入哪些有害物質,存在很多可能性,“以往的油脂衛生標準只有幾項指標,地溝油經過一些處理,檢測時都能合格。哪些有害物質會讓地溝油必然‘現形’,仍需要研究。”
此前媒體報道,北京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研究出一個地溝油檢測方法:檢測油脂是否含多環芳烴、膽固醇、電導率和特定基因等4大類核心指標。然而,進一步研究發現,“地溝油”經過人為特殊處理后,并不是所有樣品都含有多環芳烴等物質。這一方法因此也被否決。
李忠說,經過多次加熱后的老油尤其難檢驗。因為反復高溫煎炸的油脂,使用過程中可以形成很多種聚合程度不同的聚合物,目前在技術上沒有辦法有效分別。
檢測是最后關口,消除地溝油危害還需加強監管
專家告訴記者,在歐美發達國家,目前也沒有一種科學有效的辦法檢出地溝油,但他們的地溝油問題卻沒有我國嚴重,“檢測只是最后一道‘關口’,關鍵還在監管?!?/p>
記者了解到,發達國家大多對地溝油有一套嚴格管理措施。在日本,政府高價回收“地溝油”。美國在對家庭廚房廢物處理后,廢油會由回收公司統一回收。德國更是每一桶泔水都備有“身份證”,從產出、回收到利用都嚴格記錄在案。
李忠認為,發達國家食品業以大企業為主,使用地溝油的違法成本非常高,“只要查到,可以罰得你關門”。而我國違法成本太低,使用者又多是小餐館、個體業者,監管難度大。
此外,我國目前的地溝油監管涉及農業、工商、衛生、藥監、公安等部門,如此“多頭管理”,反而給監管帶來很多漏洞。(記者查金忠)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