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千里追蹤證件源頭
公安機關根據《出生醫學證明》上所蓋的印章,開始了這11份證明源頭的追蹤。
今年5月,永安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向信陽市婦幼保健院發函,求證這11份《出生醫學證明》是否為該院所開具。幾天后,該院回函稱:“我院從未啟用過這些編號的出生醫學證明。”
“2011年6月23日,為進一步查清事實,我和刑偵大隊的一名民警,連同一名計生工作人員,一起前往河南省信陽市婦幼保健院取證,提取了信陽市婦幼保健院2006年8月15日至2010年9月期間和2010年9月以來使用的兩枚出生醫學證明專用章樣本。”案件偵辦民警蔡斌向記者講述。
隨后永安市公安局委托福建省三明市物證鑒定所對這11份出生證明上的印章進行鑒定。結果顯示,其中有5張醫學證明上所蓋的“河南省信陽市婦幼保健院出生醫學證明專用章”與警方提取的2006年該院所使用的樣本印章為同一枚印章所蓋;另外6份醫學證明上蓋的印章與該院2010年9月以來使用的樣本印章為同一枚印章所蓋。
這意味著,這11份《出生醫學證明》上所蓋的信陽市婦幼保健院出生醫學證明專用章均為真的。
永安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再次將鑒定結果函告信陽市衛生局。該市衛生局于9月19日復函稱,在接到永安市公安局的來函后,信陽市衛生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對信陽市婦幼保健院《出生醫學證明》簽發情況進行了認真的核查,核查結果:蓋有信陽市婦幼保健院出生醫學證明印章的10份出生醫學證明不是該機構簽發的。由于該院管理不善,造成了國家法律證件遺失的不良后果,我局責成信陽市婦幼保健院立即進行整改。
記者看到,信陽市婦幼保健院在9月14日提交給信陽市衛生局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科的《整改報告》中寫道:“由于我院人事調整、人員交接和房屋裝修過程中管理疏忽,造成了未啟用就丟失《出生醫學證明》事件的發生,造成了不良影響。”
整改報告中還提出,針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已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立即重新申請刻制新印章,重新制定專人管理,落實證章分離;制定本單位《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制度;規范出入登記制度及首次簽發、補發、換發等登記制度,并建立臺賬進行管理和備查。
出生證明如何從醫院流出
然而,事件還存在著一些疑點:這些出生證明是如何因“疏忽”而流出的?負責管理出生證明的衛生機構原本就應有嚴格的管理制度,為何此前未能防止證明流失?另外,在永安被發現的11份證明有3種批次,其中兩個批次有多個連號,那么,從信陽市婦幼保健院遺失的究竟有多少?該院是否自查?
10月9日,《法制日報》記者專程來到河南省信陽市婦幼保健院,試圖解開這些疑惑。然而,讓記者驚訝的是,該院醫務科科長劉天良(音)在聽說此事后,一口否定這些出生證明系從該院流出。
“你說的這11張涉嫌偽造,肯定不是真的嘛!假出生證明現在幾乎是泛濫了,每年來我們這兒鑒定的太多了,我們用肉眼看一下就能辨認。造假泛濫在中國很正常嘛,就像你們的記者證,我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劉天良說。
“公安部門鑒定機構已經鑒定了那些印章都是真的,怎么會是假的?”記者問。
“現在偽造公章太厲害了,通過高精度掃描后造假太簡單了。上面的號碼都是隨便編的。鑒定也鑒定不出來,肯定是假的。”劉天良一再辯解。
這樣的說法很快就被否定了。《法制日報》記者隨后趕到信陽市衛生局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科,該科負責人吳科長向記者說明了來龍去脈。
“出生醫學證明是由我們市局每年根據各縣區出生人口年報情況,向省里進行預訂,再發放到各縣區,再由縣衛生局或縣婦幼保健院發放的,以縣為單位進行管理。信陽市婦幼保健院實際上是信陽市浉河區婦幼保健院,是個區級機構。”吳科長說。
他進一步解釋:“按照衛生部《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辦法》,證件的領取有一整套規范程序,假如你們這個縣向市里領取,某某號到某某號之間都像人民幣一樣的,不重號的,就是說你分發到哪個地區都是固定的,我們一查就知道真假,是不是從你這個地方發出去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