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65號墓出土的青銅鼎上,可見“曾侯諫作寶彝”六個銘文字。
海口網10月28日消息??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楚文化研究會第十二次年會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黃鳳春透露,今年初啟動發掘的隨州葉家山墓地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多座墓葬的青銅器上見有“曾侯”和“曾侯諫”的銘文,比已知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對商周斷代史尤其是西周早期曾國史的研究將是一個重大突破。
隨州葉家山墓地位于湖北省隨州市經濟開發區淅河鎮蔣寨村八組,面積約40000平方米。去年12月底,當地村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批銅器。從今年2月份開始,湖北省文物局組織考古人員對墓地進行發掘。
負責此次發掘工作的黃鳳春告訴記者,截至目前,田野發掘一期工作已基本結束,發掘面積3700平方米,共發現墓葬65座和1座馬坑,除2座大墓未掘外,其余墓葬都已發掘完畢,出土陶、銅、瓷、漆木、玉石等各類文物739件套,青銅器多達325件。出土的65座墓葬皆為東西向長方形土坑堅穴墓,發掘的墓葬最深的達9.7米,這種“深埋”特點是西周葬俗所特有。
湖北過去發現的原始瓷器并不多,且器類單一,這次集中發現的批量原始瓷器,不僅保存完好,而且與青銅器的組合和共存關系明確,將有助解開原始瓷器的產地之謎。
考古人員表示,自曾侯乙墓發現后,有關曾國的來源和始封問題一直困擾學界,大多學者認為曾國是在西周晚期周滅鄂后立國的。葉家山墓地西周早期所見銅器“曾侯”銘文表明,西周早期不僅有曾國,且已稱侯,比曾侯乙墓早500余年。
據悉,葉家山高等級貴族墓地的規格和規模在整個長江流域都是屈指可數。“墓葬的一系列發現,對商周斷代史尤其是西周早期曾國史的研究將是一個重大突破。對于研究漢水流域的西周文化、曾國的來源和始封、原始瓷器的產地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文物佐證。”黃鳳春說。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鳳春研究員告訴記者,在距曾侯乙墓東北20多公里的葉家山墓地,近日又發現一座曾侯墓。墓中出土的青銅器,刻有“曾侯諫”等大量銘文,讓考古專家眼睛一亮,具有極為重大的學術研究價值。
周朝時候在今隨州地區存在數百年之久的曾(隨)國,其統治者究竟姓什么?近日,考古專家稱,在隨州經濟開發區淅河鎮發掘的葉家山西周古墓群傳出豐富的信息,可初步證實,曾(隨)侯姓姬,與周王室同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