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個孤兒都喊他“爸”
深秋的一天,記者從南京坐大巴到徐州睢寧縣已是傍晚,公交車停駛了。得知記者要去采訪收養了35個孤兒的農民劉保宏,“摩的”師傅熱情地說:“劉保宏可是個好人,我送你去?!痹谄岷诘泥l村公路上顛簸了近一個小時,記者終于見到了這位“孤兒爸爸”。
“今天幾個老鄉去鹽城接戈亮,學校說他有病不能收,不知道他們啥時候回呢?!眲⒈:陸n心忡忡,戈亮是他收養的35個孤兒之一。1997年,劉保宏路過村里的小學,得知5個孩子因沒錢不能上學。他賣掉房前屋后5棵大樹,用1200元資助了他們?!翱吹竭@些孩子沒人幫,怎么能忍???”懷抱這樣的想法,14年來,這位嵐山鎮萬莊村的普通農民,把撿破爛、種地、喂豬和兒子打工掙的錢都拿來助學,僅直接收養的孤兒就35名,被人稱為“自己還沒吃飽,卻能分食于別人的慈善家”。他的善舉得到了縣政府的支持,把鎮上敬老院的幾間房借給他和孤兒們住,去年還將他評為“睢寧人民好榜樣”,獎勵20萬元。
即便如此,劉保宏還是入不敷出。眼下,收養過的孩子有十七八個在外地上大學、中專,剩下的在縣里、鎮上讀高中,家中只有上初一的宋康和5歲的張良?!皠偯ν觊_學。每次開學,最愁的是錢,恨不能一分掰成兩分花,還是不夠。”劉保宏掏出賬本,上面密密寫著給每個孩子匯錢的數目,還有村民及一些企業單位一筆筆的捐款。“我包了門口100多畝地,和兒子一起種綠化苗木。大女兒現在在清華美院學畫畫,我希望她將來能成為大畫家,聽說賣畫很賺錢的。”
聊天中,劉保宏的手機響了。話筒那邊一聲清脆的“爸爸”,他自豪地指指聽筒,“聽到他喊爸爸了吧?35個孩子都這樣喊!”
“我去幫別人收棉花,收了170斤,每斤1塊8毛錢呢!”
“哦,那是挺多的。不過不要太累,學習重要?!?/p>
“我知道,我們很多時間的,宿舍里的人都愛上網?!?/p>
“那你不能和他們一樣,要好好學習?!?/p>
“嗯。爸爸,這學期我爭取拿獎學金?!?/p>
父子倆的電話講了十多分鐘。掛了電話,劉保宏有些不好意思又難掩幸福:“每晚9點后就會有孩子打電話回來,話費便宜?!彼f剛才打電話的是孤兒王維貴,在新疆上大二,只有過年才回家?!昂⒆觽兌己芏?,上了大學的會打工或者申請學校的助學金,減輕家里的負擔?!眲⒈:晷牢康卣f。
凌晨12點10分,窗外傳來喇叭聲,從鹽城接人的汽車終于回來了,患病的戈亮已被送到宿遷的醫院?!跋惹浦“?,等病好了再做打算,學能上是一定要上的?!眲⒈:暌贿呎f著,一邊將記者帶到“女生宿舍”,“原來住這的女孩上大學了,你就睡這吧?!弊叩介T口,他特意回頭說,“被子都是新換的。”
第二天一早,記者見到了劉保宏的妻子謝榮蘭。對劉保宏收養這么多孤兒,謝榮蘭一直是反對的,但孩子真領到家了,她卻比丈夫還盡心,現在家里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缺錢?!耙郧靶『⒃诩依?,沒米去隔壁賒把米也就扛過去了;現在出去上學,要的都是錢,更難?!睘檠a貼家用,前幾年她趁農閑去外地拾破爛,5個春節沒在家過。跟記者說著話,謝榮蘭忙著招呼兩個要上學的孩子吃早飯。
上午,劉保宏帶記者去看他承包的地,“沒錢買樹種,都是自繁自育,把枝條剪斷,插在地里就能長起來了。”不遠處劉保宏的兒子劉洋正在割雜草。兒子25歲,還沒成家?!凹依镞@樣,哪個女孩愿意嫁過來?!眲⒀笳f,家里人以前都反對父親,但吵到最后,大家還都是跟著他去做好事?!拔椰F在就負責把樹種好,賺到錢家里日子就好過了?!?/p>
在剛種下不久的樹苗叢中,劉保宏立上了寫著“為祖國明天更美好”的牌子。劉保宏說,“等老了以后,希望我撫養過的孤兒,像鑲嵌在祖國萬里河山上的明珠,閃閃發亮?!边@是記者聽到的劉保宏最有詩意的一句話。很多人無法理解劉保宏的行為,但這次采訪,記者真切感受到,這個質樸農民內心藏著大愛。(記者 徐宛芝)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