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 當神八飛船與“天宮”深情一吻時,航天員在地面的訓練也正式拉開了大幕。按照計劃,明年載人飛船與“天宮”交會對接時,將會安排航天員手動交會對接。如果手控模式的對接也能順利完成,將意味中國真正全面掌握了交會對接技術。
記者從中國航天員中心獲悉,目前,交會對接任務飛行乘組的初選已經完成,航天員已經完成共同訓練,轉入交會對接任務訓練階段。
交會對接訓練進入關鍵階段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告訴記者,航天員已經完成共同訓練,正在圍繞交會對接開展大量的理論和操作訓練,包括手控交會對接訓練、目標飛行器組合體技術訓練、飛行程序訓練等。
交會對接任務訓練的重點在于掌握手控交會對接技術。由于兩個高速飛行的航天器質量很大,要求手控操作十分精細,對航天員空間位置判斷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多信息并行處理能力要求很高。
與以往神舟飛行任務相比,交會對接訓練的難度和復雜程度大幅增加。僅手控交會對接操作訓練這一項,每人就要達到數百次。為滿足任務要求,航天員正在地面進行正常模式和故障應急模式下的手控操作訓練。
黃偉芬告訴記者,將來航天員進行人工手控交會對接,主要通過手柄完成。航天員操縱手柄,控制飛船的前進速度和姿態,使儀表上飛船的十字刻度線對準目標飛行器的十字靶標和靶標地盤中心。當三者重合,同時對接機構接觸后,儀表上發出對接捕獲信號,標志對接成功。
航天員面臨復雜情況考驗
黃偉芬認為,飛船和目標飛行器都在高速飛行,在軌交會對接是非常復雜的過程,要求航天員操作非常精細沉著。
“在對接過程中,航天員要準確判斷兩個航天器的相對速度和相對姿態,通過手柄不斷修正。航天員還面臨燃料消耗和時間的限制,必須在一定時間里完成對接,對心理素質也是考驗。另外失重環境會給航天員帶來不適生理反應,這些都會影響手控交會對接的操作質量。”黃偉芬說。
訓練在航天員中心的飛船模擬器、目標飛行器、組合體模擬器中進行,這些模擬器都是一比一仿真。訓練中,有意設置大偏差的科目和各種故障,增加控制難度,比如讓飛船姿態出現大偏差,或者突然加大對接速度,訓練航天員應急情況下的反應能力和處置能力。
飛行乘組要優中選優
黃偉芬介紹說,交會對接訓練從2009年6月神七任務結束后就開始實施了。“那時主要是共同訓練,比如基礎理論等。到明年執行任務時,訓練將達到3年左右的時間。”
她告訴記者,如同以往3次神舟飛船載人飛行任務一樣,選拔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也要經過各種考核。任何一項訓練結束時都必須考,年度也要有考核,乘組初選和定選時還要分別考。
“訓練考評有專項考評組,由訓練技術負責人、教員、工程研制部門專家、質量把關人員組成,非常嚴密科學,優中選優。飛行乘組進入發射場前,還要根據航天員以往所有訓練成績進行最后評估,確認他們完全具備了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能力。”黃偉芬說。
?
相關鏈接:
神八天宮對接精彩瞬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