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市龍華區一家幼兒園內教師在教孩子們畫國旗。(作者:李英挺)
?
海口網11月4日消息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學前教育話題一直是社會的熱點之一。自去年11月國務院頒布《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來,海南省各市縣加快學前教育發展規劃。今年7月,海口市頒布實施《海口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年)》,明確提出把加快發展學前教育事業作為“十二五”期間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這無疑為海口學前教育的發展注入了希望。
今年10月,海口市人大常委會將該市第十次人大代表論壇主題確定為“推進城鄉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人大代表們在海口進行調研時發現,學前教育正面臨諸多難題:公辦幼兒園數量少,民辦優質幼兒園貴,“入公辦園、優質園難”“入優質園貴”的現象依然十分突出;不公平的待遇使幼教隊伍極不穩定,優秀幼兒教師短缺,幼兒教育質量堪憂;政府相關部門專門用于學前教育管理的人員配備不足,監管非常乏力,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嚴重,以及“黑園”現象難以消失等。
?
公辦幼兒園少 民辦優質園貴
記者從海口市教育局獲悉,該市目前共有注冊幼兒園410所。其中,民辦幼兒園390所,占95.2%;公辦幼兒園20所,僅占4.8%。而在這20所公辦園中,也僅有7所獲得政府財政全額撥款。另有7所獲財政差額撥款,6所無財政撥款。
海口市人大代表謝明三介紹說,無財政撥款的公辦園名義上是公辦,但實際上,其經營權已承包給私人或集體,例如龍華區中心幼兒園和城西印象幼兒園,已分別在2002年和2008年承包給個人。“這些承包后的幼兒園,實行創收歸己的機制,人員工資、基本建設、設備購置等都要靠服務收費來籌措,幼兒園要發展,就要多收費,怎么能維護公益性?”謝明三說,這些正是民辦幼兒園所面臨的問題。
“辦民辦幼兒園純粹是市場化的行為,即使不過分追逐經濟利益,也起碼要支付維持辦園的各項費用。環境條件好、基礎設施全、師資力量強的優質園,辦園成本高,收費自然也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辦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雖然“天價幼兒園”的說法一度惹很多家長非議,但高收費的優質園始終生源爆滿也是不爭的事實,“就算收費再高,也有很多家長擠破頭”。
“公立園和優質民辦園十分稀缺。”海口教育界有關人士表示,雖然該市的幼兒園數量、學位數量,已基本能滿足市民的需求,甚至少數民辦幼兒園還存在招不滿人的情況,但是想上好幼兒園的期待目前難以滿足。對于大多數普通的家庭來說,公辦園進不去,優質民辦園上不起,“入公辦園、優質園難”、“入優質園貴”現象十分突出。
“有錢也不一定能上好的幼兒園!還要提前排隊報名的。”家住南海大道泉水山莊的蔣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剛1歲半,準備明年下半年入園,如今已在一家她認為不錯的幼兒園預約報名。
幼教待遇偏低 優秀教師流失
在家長們抱怨“入公辦幼兒園難”“入優質民辦園貴”的同時,也有很多幼兒教師在抱怨不公平的待遇。
小吳今年25歲,是坡巷村一家民辦幼兒園的教師,每月工資1000多元錢,無基本社會保險。她說,生活勉強過得去,但總感覺這份工作是臨時的,缺乏安全感。在海甸島某小區內,已將兒子送進公辦幼兒園的黃女士也向記者抱怨:“上學期剛熟悉了一位教師,兒子和我們都很喜歡,但沒想到這個學期就換人了。”
“公辦幼兒園不在編的幼兒教師,工資待遇普遍不高,部分受聘教師因同工不同酬、勞動關系得不到保障等,工作熱情也受到影響。”海口市人大代表黃家峰說,海口全市公辦幼兒園擁有編制的員工僅有480人,其他的均不在編,而且工資也普遍在1100—1500元之間,且大多數沒有辦理養老、失業、醫療等基本社會保險。
“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待遇更低。”海口市人大代表田俊基說,在公立園,培訓、進修、職稱評定、科研等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權利,但在很多民辦園,這些卻成了教師們的奢望,大多數民辦園教師的工資在800—1200元之間,且培訓機會少,根本沒有評職稱晉升的途徑。受這些因素影響,海口不少幼兒園教師隊伍極不穩定,流失現象嚴重,教育質量嚴重下降。
記者了解到,目前海口幼兒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也普遍不高。近5000名專任幼兒教師,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僅有632人。
政府監管乏力 幼教“小學化”
“與國內其他一些省市相比,海口的學前教育不僅管理力量、人員配備不足,政府的監管力度也相對薄弱。”海口市人大代表黃海榮指出,海口目前只有一名幼教教研員,各區配備的教研員也都不是專業的管理人員,管理監督很不到位。
這些情況,既導致幼兒園辦學質量良莠不齊,部分民辦園為能拉得生源,一味迎合家長需求,不求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十分嚴重,也容易出現監管漏洞,比如“小學化傾向”“黑園”等,都為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埋下隱患。
龍昆南路皇家花園小區,一所以“蒙氏教學”為特色的幼兒園內,王園長告訴記者,“蒙氏教學”即“蒙特梭利教育”,其理念源自于意大利,核心內容是以兒童為中心,提供利于培養兒童情感智商的環境,運用豐富的教具,讓孩子動手操作,反復練習,在主動體驗的過程中,鍛煉各方面的能力,進而培養健全的人格。但她無奈地向記者表示,為了滿足部分家長的要求,幼兒園現在每天都安排了大量的文化課。
“幼兒園被小學化,無疑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玩耍游戲的權利,抹殺了孩子們天真快樂的天性和自我創作的興趣,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甚至讓部分幼兒對學習產生害怕和恐懼,從而產生厭學情緒,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產生危害。”海口市人大代表吳素秋堅決反對這種現象。她認為,在日益蔓延的幼兒教育“小學化”過程中,教育部門沒有做好相關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