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手術致死引發800萬元索賠風波
今年2月份,49歲的患者何某因上腹部反復疼痛到海南瓊海市某醫院住院治療。院方診斷為“膽囊結石”,并在一系列檢查后為其實施了IC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然而,何某出院不到一個月,竟突發疼痛、嘔吐大量鮮血休克,3月28日,搶救無效死亡。
何某的突然死亡讓家人無法接受:一個普通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竟然奪走了性命。尸檢報告顯示,何某的死因是術后膽囊床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院方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時,何某的家屬受到嚴重打擊,聚眾圍堵醫院、妨礙醫務行政人員辦公,甚至毆打主刀醫師宋某,同時向院方提出高達800萬元的賠償金。院方無法接受,認為患方是“獅子大開口”。
類似的醫療糾紛在海南正逐年上升。如何避免事件越鬧越大,給醫患雙方一個滿意的結果?這時急需有人出面主持正義,說句“公道話”。以往,無論是衛生部門的行政調解、醫患雙方的相互協商,還是法律訴訟,都存在處理時間長、耗財耗時、老百姓不認可等問題。
面對金額達800萬元的全省最大的醫療糾紛索賠案,今年3月8日才正式運營的海南省醫調委介入調解。這個機構的正式名稱是海南省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盡管名稱上帶有“官味”,但它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不隸屬于任何政府機構,是獨立于醫患雙方之外的“第三方調解機構”。
新機構“啃”下硬骨頭
“醫患矛盾非常緊張,很多人在省政府和衛生廳門口上訪,還有的打砸、圍堵醫療機構,圍攻和打傷醫務人員,導致‘小事變成了大事,簡單事變成了復雜事’。”海南省衛生廳政策法規處副處長陳建洪對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各種醫療糾紛頗為“頭疼”,而新機構發揮作用、積累口碑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風順。
“第一次調解陷入僵局,何某家人和醫院對我們這個新機構的獨立性、專業性和公正性存有質疑。”海南省醫調委主任秦貴弟說,“如果就此放棄,那么以后將更難打開局面。”經過多次主動接觸,耐心引導說服,醫調委逐漸贏得了醫患雙方當事人的信任,重新介入調解。而這一過程持續了一個多月。
隨即,海南省醫調委啟動正式調解程序,認真聽取當事人陳述,收集相關證據、做好調查筆錄,并從575名醫學專家庫中抽調醫學專家對事故責任進行評定。醫學專家認為,醫院方對事故應負主要責任。接著,由法律專家對案件進行定性,保險專家定損,明確賠償金額,由院方一次性給予賠償人民幣23萬元,醫患雙方均在責任認定書上簽字。
秦貴弟說,這是目前醫調委調解處理的最大一筆賠償金額的醫療糾紛。自正式運營至今,海南省醫調委已經成功調解了170多起醫療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0%,患者滿意率達98%,達到了效率高、成本低、專業性強、客觀公正、醫患雙方滿意的效果。
????不偏不倚方為公道
2009年9月,海南開始醞釀建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的第三方機制。海南省委要求省社會事故綜合治理辦公室牽頭,組織省委宣傳部和省高院、檢察院、衛生、司法、公安、保監、財政、民政等10個單位參與研究,最后聯合下發《海南省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制工作方案》《海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置暫行規定》,海南省醫調委正式成立。陳建洪說,這個機構是在省司法廳備案的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由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和較高調解技巧、熱心調解事業的離退休醫學專家、法官、檢察官、警官,以及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和人民調解員組成,僅在業務上接受海南省司法行政部門監督和指導,并不隸屬于任何政府機構。除了保證獨立和中立之外,海南省醫調委的一大法寶是專家庫。醫調委副主任張輝廣介紹,自成立之日起,醫調委就建立起強大的專家隊伍,挑選和聘請了575名副高以上職稱的醫學專家、75名法學專家、25名保險專家,共同參與醫療過錯鑒定、患者法律援助、保險賠付等工作。專家的意見作為調解員調解的依據,保證了調解結果公平公正,使人信服。“往往我們一出面,有時候只要10分鐘,鬧得不可開交的場面就平靜下來,因為我們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以維護雙方利益為側重點,真心實意為他們調解。辦案速度也快,平均結案時間只有9天時間。”張輝廣說。
?? “醫療責任保險”為第三方調解創造市場活力
“醫療糾紛解決難的根本問題,說到底還是賠償問題。”陳建洪說,從國內其他省市情況看,有的只推行醫療保險,未建立人民調解機制,最終導致糾紛處理難以公正;有的建立了調解機制,但醫療機構未購買責任保險,使得調解成功的案子沒有賠償保證,利益受損方得不到應有的賠償。只有將調解與賠償支付有效結合,才能真正做到案結事了。海南省在這一關鍵問題上采取了多贏的做法。
省衛生主管部門要求,公立醫院必須購買醫療責任保險。凡是涉及賠償的醫療糾紛,公立醫療機構不能“私了”,必須經第三方即省醫調委調解,調解成功后,保險公司以調解結果為依據,代醫療機構進行賠償。值得注意的是,外聘醫務人員、進修生等人員也被納入醫療責任保險的保障范圍,充分化解了醫療機構的執業風險。“這其實是一份性價比很高的保險。”醫調委副主任陳興明介紹,醫調委在運營半年多中共收到17面錦旗,調解與保險相結合是第三方調解機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經由這份保險,海南省醫調委達到了完全的市場化運作,無需政府撥款。海南省的方案規定,從保險費用中提出20%傭金作為醫調委的運行經費。
目前,海南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均購買了醫療責任保險,還有一些鄉鎮衛生院、個體診所也主動購買,190多家醫療機構參保,保險金額近2000萬元。“醫療機構的投保金額也是經過嚴格測算得來的。”陳建洪說,依據是參保醫院平均一年醫療糾紛的起數,以及歷年的處理情況。
如今,患者到衛生廳上訪的明顯減少,不少醫院也反映這份醫療責任保險買得值、早該買。陳建洪說,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已成為海南解決醫患糾紛的紐帶和橋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