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0日消息??男嬰感冒就診輸液時突然抽筋口吐白沫死亡。當事醫生撕掉病歷本上原先的診斷,稱是字不好看,醫院懷疑為手足口病突發性死亡,醫患雙方同意進行醫療事故鑒定。
兩歲的小蘇,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眼睛緊閉著,就像是睡著了。母親汪海群顫抖著掀開蓋在兒子身上的白布,心痛難忍。可愛的寶寶,再也不會喊“媽媽”,再也不會笑了。
前天上午9時,小蘇因為發燒被父母從黃江鎮送到東莞一所大醫院就診。醫生按照感冒對癥治療,輸液到第2瓶才5分鐘,孩子就突然滿臉通紅,口吐白沫,咬著舌頭,渾身抽筋。
搶救半個小時,孩子宣告死亡。死后,醫院稱,孩子懷疑因手足口病突發性死亡。但對于這樣的結論,家屬無法接受。“開始診斷是感冒,怎么死了就成手足口病呢?”
家屬不能理解的還有:孩子的手和腳上并沒有出現皮疹,這算是手足口病嗎?對此,手足口病防治專家、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鐘柏茂稱,“越是重癥手足口病,越沒有手足皮疹的表象,越是危險”。
鐘柏茂同時指出,在手足沒有皮疹的情況,感冒和手足口病都有發燒的癥狀,的確也比較容易搞混;除非進行專門的檢驗,才能確診是感冒還是手足口病。
不過,整個事件中,最讓家長生氣的是,當事醫生在孩子死后,竟偷偷地撕改病歷,將之前診斷的感冒,改成“手足口病”;而修改的理由,竟然是“之前的字不好看”。
孩子發燒就診 輸液猝死
昨天下午2時許,記者趕到涉事醫院6樓時,在電梯口就能聽到有人在痛哭。傷心欲絕的正是小蘇的媽媽汪海群。汪海群是南昌人,今年36歲。她和丈夫蘇強在黃江10多年,還有一個月零3天就滿兩周歲的小蘇,小家伙活潑可愛,非常乖巧。
前天早上,小蘇發燒。汪海群帶著兒子去黃江醫院門診部做檢查;發現孩子高燒不退,她當即叫來丈夫,夫妻倆開車趕到東莞市區,“找大醫院看好一點。”汪海群這樣想。
接診的盧醫生是汪海群認定的好醫生,“孩子從小就找她看病”。發現孩子發燒,盧醫生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開藥叫孩子去輸液。
輸完第一瓶,孩子的燒就退了。“他精神都很好了,叫著要喝粥了”汪海群說。可換上第2瓶才輸了5分鐘,孩子就出事了。“寶寶突然就滿臉通紅,口吐白沫,雙眼翻白,咬著舌頭,渾身抽筋”。
醫生馬上趕來開始急救。先是在3樓,然后又轉到6樓病房搶救,搶救了近半個小時,醫生宣布,搶救無效孩子死亡了。搶救期間,夫妻倆還提出馬上轉到更大、條件更好的醫院去,“不堵車10分鐘都夠了”,但醫院沒有這么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