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某幼兒園放學后,接孩子家長一手拉著孩子一手提著孩子的書包,書包已經提前背到了幼兒園孩子身上。
海口網11月10日消息??幼兒園孩子捏著拳頭說:我要打翻老師!昨日(9日),新浪微博上一則帖子引起了記者的關注。
網友“帕米拉斯的家”發微博稱,“上幼兒園的小侄子哭著說老師布置作業太多,捏著拳頭說要打翻老師,還說不愿意上學了”。如果同意不寫作業,又擔心孩子上小學時,會跟不上學習進度;如果贊同寫作業,看著孩子的眼淚,又擔心因此扼殺孩子的快樂童年。“想請教大家,幼兒園的孩子該不該寫作業?遇到這種情況,你們怎么處理?”
一則例子:女兒光記作業就用了一頁紙
董女士的女兒今年5歲,在二七區一家私立幼兒園上大班。
最近,董女士一直被女兒作業問題所困擾,“女兒作業太多,特別是周末,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仨小時都寫不完。現在提倡給小學生減負,低年級的小學生都不留家庭作業了,幼兒園的這種情況怎么就沒人管?”
“小班沒作業,每天就是玩。中班時候平時沒作業。大班后,作業暴增,每天都有,周末更多。上周末老師布置了抄寫數字5頁、拼音3頁、識字3頁,還有算數題、描紅本,一共五六個科目,光記作業就用了一頁紙。”
董女士說,女兒的手指頭還沒有鉛筆粗,看著她捏著筆坐著抄寫,真心疼。“最近,女兒厭學的態度越來越明顯,寫作業幾乎成了非逼著不可的事情。我很擔憂,萬一到了小學、初中,課業更重,女兒該怎么辦?”
實地調查
地點一:上課一上午,游戲十分鐘
汝河小區貝貝特幼兒園,該園主要接收小區附近外來人口子女,350元一個月。
早上8點,家長送孩子前來上課,一名在院門口接孩子的女老師介紹:“我們幼兒園什么都教,數學、讀寫、英語都有,也算是雙語幼兒園吧。中班、大班都以學習知識為主,上午兩節課,下午兩節課。”
那孩子們還有沒有游戲時間呢?“有啊,上完兩節課可以到院子里玩一二十分鐘。”
這所幼兒園的院子只有幾十平方米,院子西北角有一個塑料滑梯,是這里唯一的游戲器材。
地點二:課程表上排滿“語數英”
昨日上午10點,在伊河路附近一家幼兒園二樓的一間教室講臺旁貼著的課程表上,周一至周五共25節課,除了3節游戲課和1節手工課外,其余課時均被書法(識字)、數學、英語這些知識類課程占滿。
一位接孩子放學的女士說:“我兒子明年上小學,這里教的東西和小學一樣。”到小學孩子會不會因沒新鮮感產生厭學情緒?這位家長表示擔心。
家長李先生認為:“幼兒園教的東西太單調,我女兒在校外還報了語言、國學、繪畫班,周末都排得滿滿的,如果幼兒園能把這些興趣班的內容放在課堂上,對孩子的成長會更有幫助。”
地點三:這所幼兒園不讓孩子背書包
汝河一幼是中原區僅有的3所公立幼兒園之一。“我們幼兒園不提倡給孩子留作業,甚至不讓孩子背書包。”李老師說。
對大一些的孩子,幼兒園會組織他們去超市體驗購物,去郵局給爸爸媽媽寄封信,跟交警學習交通規則等,甚至會組織孩子們收拾廢舊物品捐賣,注重的是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
家長古先生很認同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在這兒學習后,比原先有禮貌了,懂得幫助別人,確實不一樣。”
“對于不可缺失的知識教育,我們不采取填鴨式的教育方法,而是啟發孩子自主學習,拓展思維。”該園負責人說,“教育不能違背孩子的特點,這一點真的很重要。”
家長說法:大部分家長贊同“應該適量布置作業”
昨日上午9點,記者就“幼兒園的孩子該不該寫作業”問題隨機在街頭進行調查。
在航海路未來路口附近一家幼兒園門口,8位家長接受了調查,其中3位家長贊同“不應該布置任何作業”,5位家長贊同“應該適量布置作業”,沒有家長贊同“過量布置作業”。
贊同“不應該布置作業”的郭先生認為,“自己小的時候,在幼兒園瘋玩了兩年,依然順利讀完大學,證明即使孩子在幼兒園不學習,不影響他未來發展,這也順應孩子快樂、好玩的天性。”
而贊同“適量布置作業”的劉女士則堅持,“適量的作業也是在幫助孩子將來進入小學時,不至于課業壓力太大。”
張女士也認為:“現在的孩子競爭激烈,他現在不懂事,我們做家長的要替他著想。適量的作業不影響孩子玩耍,還能學點知識。”
網友議論:強扭的瓜不甜
隨后,在晚報QQ聊天群中也展開了一場對“幼兒園的孩子該不該寫作業”的大討論。將近一半的網友贊同,“幼兒園不應該布置任何作業”,少部分網友建議碰到孩子不愿意寫作業時,“應該鼓勵孩子,并且跟老師溝通”。
網友“巡防小郭”:我小時候每天寫作業寫到半夜,也沒學成啥。特別是幼兒園干嘛布置那么多作業?
網友“金瑞月歷”:我妞妞以后長大上學了,她想學就讓她學,不想學我決不勉強她,強扭的瓜不甜。
網友“北極的雪”:可以少量布置作業,或者布置點有意思的作業,例如畫張畫,要不然孩子回來也是看電視。
部門說法:幼兒園教材規范難
隨后,記者就此問題聯系到了中原區教體局。
一名王姓工作人員表示,民辦幼兒園為了吸收生源,增加小學課程吸引家長報名,“幼兒園教育不屬于九年義務教育范疇,教材和課程安排自主性很強,有必要進行規范,但確實需要一個過程。”
“目前國家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的銜接做得很好,只要孩子在正規幼兒園學習,就能保證一年級前的知識儲備。提醒家長不要有超前教育的心態,選擇正規幼兒園學習,避免大量超前的知識灌輸對孩子造成負擔,影響身心發育。”
專家支招:提倡“玩中學”
河南省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的崔女士對幼兒教育一直很關注,她認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比較普遍,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家長的誤區。一些家長覺得孩子要多學文化知識,卻忽視了孩子生長發育的規律,沒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6歲以前的孩子應以游戲為主,著重心性、智力方面的培養,知識性的教育是在“玩中學”的、滲透式的。
二是幼兒園的誤區。現在公立幼兒園稍好些,大部分私立幼兒園師資和教學理念有偏差,出于生源方面的考慮,一味迎合家長的需求,對幼兒的接受能力考慮不夠,從而導致課程設置上的“越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