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師宗礦難”追蹤
云南師宗礦難已致30人遇難
剩余13 人極難生還;遇難者將獲66 萬元賠償;
礦領導被指未帶班下井,事后偽裝逃生;礦方多人被控制
本報綜合報道12 日,云南省師宗縣私莊煤礦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搜救工作進入第三天。截至12 日19 時25 分,已發現30 名遇難者遺體,仍有13 人下落不明。
救援
被困礦工極難生還
19 時49 分,記者從曲靖市外宣辦獲悉, 截至19 時25 分,井下救援隊在井下 1820 水平石門及車場附近又發現2 名遇難者遺體,遇難人數現已升至30 名。 12 日上午,經過連續兩晝夜的掘進工作,二號副井巷道又向前推進了三十米,據救援工人陳建昌表示,井下有很多淤泥煤灰沉積,已經可以看見被困礦工工作面的運煤車,但中間隔著一段十幾米長一米多深的積水,被困礦工極難生還。據悉,只有抽干積水才能展開搜救工作,記者已經看到大量的抽水設備運送到二號副井附近。而據“11·10 師宗礦難”新聞發言人李建軍表示,井下瓦斯濃度仍在10%左右,而通風又會攪起煤灰。另外,根據私莊煤礦采掘工程平面圖,又組織4個班組、專業技術人員下井對礦井結構再次勘測。從12 日8 時開始,在1824 水平車場采取清理煤層粉塵、抽排污水等強有力的方法,全力推進救援進度。目前,井下搜救工作正有序推進,已清理出煤塵等堆積物240噸,清理巷道250米。
?
?
賠償一遇難家屬拒領尸體
李建軍昨日中午通報,私莊煤礦礦難善后工作正在進行,其賠償標準已出臺,每名遇難礦工將獲得66 萬元人民幣的賠償。據介紹,目前善后工作組將先向每戶遇難者家屬發放1 萬元費用,以便家屬對遇難者進行安葬,剩下的賠償款將在3 天內支付完?,F在已有17位礦工家屬簽署協議。但部分礦工家屬對此賠償表示異議,其中一名家屬拒絕認領尸體。據師宗縣縣長徐宏波昨天表示,該縣已經組成了200 余人群眾工作組,將“點對點、人對人、戶對戶”繼續做群眾思想工作。
追責
凍結礦方法人代表賬戶
據介紹,師宗縣公安等部門已對煤礦法人代表、礦長、煤礦安全副礦長采取限制措施,凍結煤礦法人代表銀行賬戶。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表示,事故煤礦違法違規擅自生產,有關部門監管監督不到位,責令停產整頓工作不到位,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綜合防控措施不到位,井下六大系統工程建設不到位,安全系統無保障,沒有嚴格執行領導干部下井帶班制度。
礦領導被指偽裝逃生
事發時在睡覺,事發后從小斜井跑出
偽裝逃生
多名目擊者和當班礦工前天向記者表示,當天的私莊煤礦值班領導并未帶班下井。事故發生后,礦領導齊谷明才匆忙下井,并偽裝從井下逃生的假象。
按國家安監總局2010 年11月15日施行的《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企業領導帶班下井及監督檢查暫行規定》規定,礦山企業是落實領導帶班下井制度的責任主體,必須確保每個班次至少有1 名領導在井下現場帶班,并與工人同時下井、同時升井。
云南省曲靖市政府新聞辦發布的消息稱,經核實,事故發生在交接班過程中,夜班帶班領導為安全副礦長齊谷明,早班帶班領導為技術副礦長孫石奎。
前天,多名死者親屬、周圍群眾及當班礦工表示,當晚,齊谷明并未按規定帶班下井。更讓人意外的是,大班長岳友山也未下井工作。
死者尹家增的妻子李小麗和當班礦工孫書(化名)均表示,事故發生時,副礦長齊谷明在礦上睡覺。事故發生后,齊谷明并不是及時趕去救人,而是從煤礦小斜井進入礦井中。隨后,從煤礦小斜井跑出,偽裝帶班下井后逃生的假象。
煤管所來檢查就停工
瓦檢員參與采煤,礦工向負責人反映違規現象被罵
云南省師宗縣私莊煤礦被停產整頓期間一直在采煤。就私莊煤礦的日常工作管理,一些礦工透露,煤礦管理混亂,瓦檢員竟參與采煤。
云南省師宗縣私莊村村民尹某因身體不好,在私莊煤礦上班時斷時續,大約3 個月前,他離開私莊煤礦在家養病。如果不發生這次事故,尹某打算再過幾天去礦上繼續工作。
尹某透露,私莊煤礦在停產整頓期間,也有煤炭管理所來檢查,但他們有對付檢查的手段。
在2 號副井口,有兩名倒車礦工。尹某說:“這兩名工人還要負責觀察。如果煤炭管理所的人下來檢查,他倆就馬上電話通知井里的班長,班長組織礦工撤出井外?!?/p>
“撤出來的礦工,就坐在我們換衣服的地方休息。一般來檢查的工作人員有五六人,他們待的時間不確定。他們一走,礦上又要通知我們下礦干活,所以根本檢查不出問題?!?尹某說。
受訪的一些礦工都是老礦工,他們說到國家有關的煤礦安全規定,他們頭頭是道。但他們說:“我們知道,有些做法不符合培訓要求的安全規定。如果向礦上的負責人反映,輕則被罵,重則走人。我們不敢向礦上的有關負責人反映安全問題。”據《都市時報》報道
救援工人一臉煤灰不能洗澡
本報綜合報道記者在現場看到,因條件簡陋,在供休息的帳篷與原礦工職工宿舍中,只有一個水管,無法滿足所有救援人員的洗澡需求。據專管后勤的師宗縣紀委書記余波透露,救援人員不洗澡的真正原因是怕感冒。他介紹,救援特別是晚上救援,礦區內溫度很低,常達零下3 攝氏度左右,而救援人員是24 小時輪換工作,需隨時準備下井,一旦洗澡很容易感冒而無法下井搶救。于是大家都是堅持著到有條件的地方清洗。
在現場,記者還發現了五個簡易帳篷,盡管帳篷內設施比較簡陋,但較為暖和。余波告訴記者,除了帳篷外,還準備了80 件大衣、數十床被子和電暖器,保證救援人員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一到中午、晚飯等用餐時間,記者發現不少送餐的車輛人員就準時到達,分批分區域的發放盒飯,打開盒飯有肉有菜,盡管菜品簡單,但吃起來還熱乎乎地,還給大家送來了蘋果。
夜深時候,事故礦山上氣候驟降,寒氣逼人,很多毫無準備的領導和媒體記者等都冷得發抖,后勤保障組及時調撥御寒物資,向大家發放棉衣棉被。
?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