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都盼著減稅!”
????? ?海口網11月14日消息 記者調查的幾家中小企業反映,有相當于一半左右的利潤繳了各種稅費。
????? ?李京生是一家包裝制品公司的總經理。成立于1993年的這家民營小企業,從糊信封、做手提袋開始一點點奮斗,現在擁有員工60多人。
????? ?“我們是跟紙打交道的,如今這個行業的利潤就跟紙一樣薄。”李京生嘆氣說,每種顏色每令紙的印刷費收入已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100元左右降至目前的15—18元,而紙張、油墨、人工的成本嗖嗖往上躥,20年前每月花300元就能雇到一個不錯的印刷工,現在印刷機長的月工資得開到8000—10000元,普通工人也要三四千元,足足漲了10倍多。“這樣一來,擠壓的只能是利潤,我們現在凈利潤率不到5%。”
?????? 一年摸爬滾打下來,李京生的公司能賺120萬元左右,但各種稅費卻數量不菲。他掐著指頭一一道來:“17%的增值稅,每年本應交50萬—60萬元,由于我這里安排了13名殘疾人就業,每人每年能享受3.5萬元的退稅,因此只需交20萬元左右;25%的企業所得稅,每年12.5萬元;城建稅、教育費附加、車船稅,每年5萬—8萬元;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費每年30萬元。算下來,每年得交70萬元稅費,到手的凈利潤只有50萬元,大約58%的利潤繳了稅費!”
?????? “我們做夢都盼著減稅!”李京生說,中小企業的實際稅負往往比大企業還高。“比如,我們買紙張常常是根據訂單情況零星采購,今天買幾百張,過些天又買幾百張,而大企業至少要夠幾噸才賣給你,并且要求交現金。于是,我們只能向小企業買紙,而他們一般沒有增值稅進項發票,無法用來抵扣成本,無形中我們的增值稅就會多交20%。這種現象在加工型中小企業中比比皆是!”
????? ?傳統行業的中小企業稅負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情況又如何呢?
????? ?江小華是一家生物化學技術公司的財務總監,這家擁有200名員工的民營小企業誕生于1991年,生產飼料添加劑和日化產品添加劑。說起企業,江小華滿臉紅光:“以前國內不能生產飼料添加劑,只能從歐美進口,價格奇高。自從有了我們這樣一批企業,飼料添加劑的價格下降了2/3。別看我們只有這么點規模,但兩大主打產品的市場份額在國內已躋身前三名,每年還有500噸產品打入歐美市場,是不折不扣的高新技術企業。”
????? ?然而,說起稅負,江小華的眼神就略顯黯淡。這家企業一年要繳納200萬元所得稅、300萬元增值稅、50萬元營業稅、35萬元流轉稅附加、15萬元的印花稅、契稅,還有330萬元左右的社會保險費。“這930多萬元的稅費約占公司稅前利潤的48%。幸虧我們是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的所得稅優惠稅率,如果沒有這條,稅費肯定超過利潤的一半!”
?????? “我們最希望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能真正落到實處。”江小華說,按照國家規定,生產飼料中的大部分原料和預混合飼料、配合飼料、濃縮飼料等都是免稅的,但在實際操作中,企業必須首先到飼料部門檢測,1個品種交1000元檢測費,20個就是2萬元,約需一周到半個月,通過檢測后還要到稅務部門去審批。“從檢測到批下來,一般要二三個月,北京快一點,也得一個月,有的地方甚至說:‘你先生產吧,我們這里下半年才批’。可是其間要按17%的稅率繳增值稅,這些產品的利潤率也就是10%左右,這段時間我們究竟是做還是不做?”
?????? “我不明白,這么簡單的東西需要那么長時間來審批嗎?況且由稅務部門來批,他們是有收稅任務的,能有積極性嗎?”江小華很是不解。
●稅費負擔為何更重
????? ?利潤微薄、稅制結構不合理,征收方式難以靈活調整,遵從成本高,經營環境惡劣
?????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坦言,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要繳納、承受6種稅費或“隱性”負擔:
——稅,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等;
——費,包括教育費附加、水資源費、社會保險費等,據估算,通常交1元稅,就要交0.5—0.7元的費。
——有關部門提供有償服務收取的費用,比如集貿市場收的衛生費,這類收費有些定價不合理,但還不能不交;
——一些執法部門為了創收進行的罰款和攤派;
——一些執法部門吃拿卡要等腐敗成本;
——為應對名目繁多的檢查而付出的人員、時間成本等,即遵從成本。
?????? 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日前對媒體表示,中小企業的實際稅負已超過30%。
?????? 按說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的適用稅率基本相同,這些稅費大企業也同樣要交,為什么中小企業的負擔更重?
?????? 首先,大企業多處于煤水電、“鐵公基”等壟斷行業,利潤相對豐厚,而中小企業多處于競爭性領域,利潤較為微薄。同樣的稅費占各自利潤的比例,大企業要明顯低于中小企業。“再加上我國稅制結構不合理,增值稅、營業稅等流轉稅占稅收比重超過60%。流轉稅不像所得稅,由于對企業所得征稅,能做到‘掙的少交的也少’,流轉稅對商品、勞務的銷售額和營業收入征稅,往往是‘掙的少交的不少’,這樣一來,會導致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利潤少,交稅卻不少,進一步加劇了其稅負。”
?????? 其次,不少中小企業沒有建立完備的賬冊體系,稅務部門難以對其實行查賬征收,往往實行核定征收,將實際銷售收入按預先核定的應稅所得率計算繳納所得稅,如果連銷售收入都搞不清楚,就干脆采用直接核定所得稅額的定額征收方式,比如集貿市場往往按柜臺的延米數定額收稅。“當經濟增速放緩時,如果采用查賬征收的方式,稅收數量能相應減少,而中小企業多為核定征收,如果沒有及時下調核定稅率或定額,盡管一些企業的稅負可能低于查賬征收時的法定稅負,但與過去比企業的稅負會加重。”張斌說。
?????? 再次,中小企業的遵從成本與利潤之比要高于大企業。“打個比方,大企業為了配合接受各種檢查,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中小企業付出的這種遵從成本并不一定比大企業少。”張斌解釋道。
●減稅費還有空間
???? ??應完善稅制結構,取消不合理收費,減少行政干預,讓稅費減負政策真正惠及中小企業
????? ?在減輕中小企業稅費負擔方面,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認為,近年來,有5項相關的政策措施頗具亮色:
——2008年1月1日起實行的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交納企業所得稅;
??????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對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2011年10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將此政策延長至2015年底并擴大范圍;
——2009年1月1日起,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統一降至3%;
——2011年10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區和行業開展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逐步將目前征收營業稅的行業改為征收增值稅;
——2011年11月1日起,上調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
????? ?不過,專家也認為,當前中小企業稅費負擔仍然偏重,減稅費還有空間。
????? ?應當完善稅制結構,堅決取消不合理收費。“發達國家稅收以所得稅為主體,2007年美國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社會保障稅占稅收比重高達72.5%。增加所得稅等直接稅比重,有利于改變我國中小企業‘掙的少交的不少’的現狀。”張斌說。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鋼則表示,對中小企業的收費,常常是清理了一批,一些地方換個名義又冒出一批。“比如,今年以來一些地方開始收教育費地方附加,凡是交增值稅、營業稅等流轉稅的企業都要交2%的教育費地方附加。這些地方財政不是沒有實力,為什么非要向企業伸手?”
????? ?當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時,應及時下調其核定稅率或定額。“對于用工達到一定標準的中小企業,還可以考慮在一定時期內豁免稅收。”劉桓說。
?????? 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降低遵從成本。孫鋼認為,政府有關部門應減少對中小企業的行政干預,避免增加其隱性負擔。“對于實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中小企業,可以考慮核定其銷售收入的某一比例覆蓋所有稅費,并由一個稅務機關統一征收。比如,規定中小企業所有要交的稅費就是銷售收入的5%,超出這個范圍的可以不交,類似減輕農民負擔的‘明白紙’。”張斌建議。
?????? 此外,還應合理設計稅費優惠政策,真正惠及最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比如,在上海部分行業試點將征收營業稅改為征收增值稅,增加最低為6%的稅率,與原先5%的營業稅相比,看似能減輕中小企業稅負,但在實際運作中,中小企業的各種零星購買多無法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不能抵扣成本,增值稅率又比營業稅率高1個百分點,沒準一些企業還會因此而增加稅負。再如,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2000—5000元提高至5000—20000元,可是月銷售額2萬元意味著平均每天的營業額才600多元,一個菜販子一天的營業額都不止600元,這條政策惠及的中小企業能有多少?”江小華直言。
?????? 劉桓表示,根據有關規定,企業貸款利息可在稅前抵扣,但僅限于基準利率產生的利息。“這樣的規定已與形勢脫節。時下中小企業如能幸運地得到貸款,其利息必定遠遠高于基準利率,應當按貸款實際利率給予全額抵扣。”劉桓說。
????? ?有專家指出,中小企業是創新的重要力量、就業的重要載體,要多放水養魚,千萬不要竭澤而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