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搭建的展銷大棚。(記者 吳開詩 攝)
?
海口網11月15日消息(記者 吳開詩)近日,網友投訴稱,現今的海口體育館除了經營收費的羽毛球外,商業氣息濃郁,外場的籃球、排球、乒乓球等場地租賃給商家經營,市民也無法進行體育鍛煉。海口體育館管理方有關負責人表示,海口體育館改制后,經營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但是并未完全放棄發展體育事業。
?
投訴:海口體育館“名存實亡” ?
近日,網友“轉貼”在海口網百姓投訴欄目中發帖稱,近幾年,海口體育館已經面目全非。現今的體育館,除了經營收費的羽毛球外,館外場地環境雜亂,全年都出租給展銷會與露天夜市等經營。地板污臟,垃圾滿地。
“轉貼”在《海口體育館“名存實亡”,誰來拯救它》的帖中稱:海口體育館據說前幾年已經以5000千多萬元賣給了私人公司,商人只重利而不顧環境衛生。所以,海口體育館的周邊環境越來越差,海口體育的沒落也就不奇怪了。海口作為一個極具體育發展潛力的城市,將體育館賣給公司,成為公司賺錢工具,市民對此意見很大。特別是過去的一些公共體育場地,如籃球、排球、乒乓球場地都讓商業經營所擠占,市民對無法在此處進行體育鍛煉而感到非常不滿。
正在外場舉行的商業活動。(記者 吳開詩 攝)
?
回應:經營需自負盈虧
14日下午,海口網記者來到位于萬綠園的海口市體育館。記者進入體育館大門看到,原本在外場供市民免費打球的設備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正在為展銷會搭建的大棚,而在另一邊則是另一個活動大棚。據保安介紹,以前的體育設施早已經被撤掉了,場地租賃給了展銷方,要等到12月份展銷會結束后場地才能提供給市民打球。
海口陽光體育文化廣場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海口體育館”這個名字聽起來屬于一個市政工程,但是海口體育館已經在2003年由事業單位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經營已是市場化運作,自負盈虧,不是靠財政撥款。公司既要考慮員工福利待遇,也要考慮到體育館運轉的費用。將場地租給一些商家舉辦展銷會,只是為了能維持海口體育館的正常運轉。但這并不表示體育館完全放棄了發展海口體育事業,每年的一些大型體育活動,比如說11月舉行的拳擊比賽,表示公司仍在繼續弘揚海口體育文化,發展海口體育事業。
該負責人表示,商業展銷活動主要是兩個展銷會,與這兩個展銷活動的合作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形成了一種品牌,而且每年的展銷時間只有兩個月左右。希望廣大熱愛體育運動的市民能夠體諒他們的難處。在展銷會結束后,他們會立即還原體育設施,方便市民鍛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