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電動車竟擠了四個人
?
海口網11月16日消息?海口開展不文明交通行為大整治統一行動,扣留189輛車,查處機動車亂停亂放483起
從11月15日起,海口公安局采取強制性交通整治措施,在城區43條主干道和79個交叉路口設立固定崗點,開展不文明交通行為大整治行動,包括開展“三車”整治、中心城區道路擁堵專項整治、道路交通亂象專項整治等專項行動。15日是不文明交通行為大整治行動第一個統一行動日,對8種交通違法行為一律從嚴查處。在當天行動中,海口公安局共出動警力400余人次,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100多起,扣留各種違法車輛189輛(其中違法電動車123輛),查處機動車亂停亂放483起。
“囂張哥”:對交警翻白眼威脅打人
“憑什么抓我,我就是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的,沒違規啊。”15日下午15時20分,一名穿著花哨的青年男子騎電動車從紅城湖路往龍昆南路方向行駛,為抄近道,突然從非機動車道拐上機動車道,被交警攔住,卻不愿承認違規接受處罰。
該男子不僅拒絕接受交警開的罰單,還因不愿電動車被扣留,當場與交警發生肢體沖突。沖突中,電動車鑰匙在強扯之下變形彎曲,這名男子卻把責任全推給交警,指著交警大聲喊叫:“哎,是不是你弄的?”邊說邊不停瞪眼、翻白眼。
多名交警當場對該男子進行勸說和教育,卻始終未改變該男子態度,最后交警只好強制執法,將其黑色雅瑪哈電動車扣留,該男子在此過程中還威脅說要打交警。
“迷茫姐”:逆行違規仍渾然不覺
“你還往前騎,已經逆行違規了都不知道嗎?”在紅城湖路,一名交警看到一位女市民“無所畏懼”地闖入執法包圍區時,忍不住喊道。這位女市民被攔下后,一臉迷茫地望著交警,嘴巴也張成O型:“啊?我違規了嗎?”過了好幾十秒,該女子才恍然大悟。
交警教育稱,她的逆行會對其他行人造成不便,正確做法應該是穿過斑馬線繞到對面的非機動車道。該女子無話可說,乖乖交了20元罰款,“就當花錢買個教訓了,以后再不會犯錯了。”
“超載姐”:車上堆滿貨物無處放腳
下午16時許,紅城湖路上,一位中年大姐吃力地騎著一輛電動車,在非機動車道緩慢行駛著。個頭不大的電動車的腳踏板上、后車座上堆滿了裝著食品的箱子和塑料筐,騎車的大姐連腳都無處可放,只能懸吊在空中。交警見此電動車嚴重超載,立刻攔下。
被攔下的大姐既焦急又無奈,連忙跟交警解釋:“食品店老板突然急著要貨,我趕時間索性一次將貨全拉完,我也是被逼的。”這位大姐委屈得眼圈都紅了。執法的交警見她意識到自己違規不對,考慮到她掙錢不容易,就沒有開罰單,只是要求她分批次將貨物運走,不能超載。
交警還提醒廣大市民,電動車載貨,寬不能超過車把,長不能超過車尾,高則不能超過騎車人肩頭,每個用電動車拉貨的市民都應該遵守。
“耍酷哥”:自裝車牌“牛B456”
兩名頭發染色的青年男子騎著高出普通電動車一截的改裝車,在紅城湖路機動車道上疾馳,交警見狀忙上前攔截,開車的青年男子猛然加速想逃跑,但最終還是被4名交警合力攔截。
記者仔細觀察該輛違規白色電動車發現,該電動車不僅造型十分拉風,車牌也十分醒目,上面標明“牛B456”。執法交警在撬開后座后發現該電動車裝有3個高音喇叭,當即拿出工具將其全部拆除沒收。
交警表示,現在不少年輕人改裝電動車,就是為了耍酷拉風,但改裝后的電動車不僅存在安全隱患,行駛過程中開高音喇叭也擾民,所以對此類違規行為更要加大處罰力度。
?
“眼鏡哥”:飛車逃逸不慎摔倒
在紅城湖路水工大廈對面路口,一名身材瘦弱、戴著眼鏡的青年男子原本騎著改裝電動車在機動車道飛速行駛,見到路邊執法交警后,急穿過數輛機動車,準備在路口處掉頭逃逸,不料因拐彎過急電動車發生側翻,人重重從車上摔下,這驚險一幕讓路人和交警都捏了一把汗。
交警上前將車扣住,并指示該男子到路邊接受處罰。該男子對此并不發話,只是猛嚼檳榔。交警用工具撬開車后座,發現里面喇叭、線路板等裝備先進齊全。該男子見交警準備拆除裝備,發瘋似地搶走工具自行把裝備拆除,拆完后便扔在地上,狠狠踩上幾腳。“你們不是要拆嗎,我幫你們完成。”交警們對他進行勸說和處罰,并表示如果他繼續抗法,電動車將會被扣押,該男子的氣焰才有所收斂,表示愿意接受教育并交納罰款。
?
“跑步哥”:跑太快剎不住闖了紅燈
17時30分,龍昆南路口,明明是行人禁行的紅燈,一位精力充沛、身穿紅色籃球服的年輕男子卻快速從斑馬線上跑過,見到對面有交警,覺得形勢不對,便斜插到另一段人行道想溜走,誰料交警身手敏捷,快步上前將其阻攔,該名男子幾經掙扎都無法掙脫,只好乖乖受罰。當交警問及為什么闖紅燈時,該男子回答稱“跑得太快剎不住”。聽了交警一番教育批評后,該男子保證今后不會再闖紅燈,一定遵守交通規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