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6日消息? 記者15日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獲悉,該所對一組子一代中華鱘成功實施人工繁殖,獲得受精卵5萬余枚。這是繼2009年后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再次獲得成功。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受精卵孵出魚苗。
據悉,此次全人工繁殖的雌雄親本均為中華鱘研究所蓄養的子一代群體優選培育個體。中華鱘研究所11月10日在三峽壩區基地對其實施人工繁殖,共獲得5萬余枚受精卵。受精卵分別在黃柏河基地和三峽壩區基地進行孵化,部分受精卵順利出苗。
2009年9月底,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獲得成功,共獲得約2.8萬枚為受精卵。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中華鱘于當年10月4日在中華鱘研究所出苗。
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再次成功,標志著已真正攻克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難關。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體系的成熟,可實現中華鱘的連續多代繁育,對該物種保護及其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華鱘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4億年,是人類研究生物進化和長江生態環境變化的重要參照物。受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中華鱘野生資源急劇減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完)
?
相關鏈接:
長江湖北洪湖螺山段發現大量中華鱘幼魚·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