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6日消息? 昨日,在綠家園環境記者沙龍上,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邵敏教授稱,目前環保部正在研究監測PM2.5,有望在有條件的城市試點。
近期,有部分地區的空氣監測引發關注和熱議。PM2.5和PM10這兩種空氣監測標準也進入公眾視野。
邵敏教授透露,環保部近期開了幾次會議專門研究PM2.5監測的相關事宜。
早在11月1日,環保部發布了《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新規首次對細顆粒物PM2.5的測定標準進行規范,為接下來將PM2.5納入空氣質量評價考核體系做準備。但近期在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過程中,環保部還未將PM2.5納入強制性監測指標。
“監測PM2.5在技術上與PM10相比不會更困難。”邵敏告訴記者,由于各地的監測水平不盡相同,國家主管部門還不會要求各地強制性監測PM2.5,但是環保部已經逐步放開有條件的地區,并在一些地區進行試點。在珠三角的一些山區,國家正在陸續開始進行PM2.5的監測。
邵敏介紹,PM2.5的污染源主要是揚塵、機動車尾氣、燃油塵、餐飲油煙塵等。在全球范圍內,中國是PM2.5的污染區,其中北京、長三角、珠三角又是中國的污染區。
邵敏稱,根據相關規劃的內容,國家已經在研究制定這三個地區的PM2.5的控制性規劃。
?
相關鏈接:
北京空氣監測官員:中美監測原理不同精度類似·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