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7日消息 (記者陳新衛)本月8日,我省教育系統啟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千校大宣誓活動,1000所學校數十萬師生莊嚴宣誓:爭當文明公民,做文明的傳播者、實踐者和捍衛者,正式拉開了全省教育系統學習貫徹“文明大行動”的大幕。我市中小學校、幼兒園將在未來三年時間內,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文明傳遞方式,達到“文明一個孩子、改變一個家庭、美化一所學校、影響一個社區”的目的,發揮教育的輻射放大效應。
?
文明行動讓后進學生摘帽
以前上課或考試,個別差異生因為聽不懂或不會做題容易在課堂上打瞌睡,每一位科任老師或每一個班級都自覺組織開展幫教互助活動,做到學生幫教、教師幫教、管理人員幫教三位一體,近兩年有88位學生甩掉了“后進生”的帽子,一躍成為文明禮儀教育的好榜樣,也讓海港學校這所因校安工程改造臨時搬遷的“板房”學校開出了文明之花。學校也被教育部、中央文明委和國家關工委授予“文明禮儀教育示范基地”榮譽稱號。
海港學校德育處主任方英說,“自從開展文明大行動后,主動與老師問候的學生多了,主動打掃校園衛生的學生多了,學生的儀表儀容、言行舉止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講文明、講衛生、誠實守信成為了海港學校學生的亮點。”
?
每月評選文明禮儀之星
在海口旅游職業學校教學樓一樓,有一塊特別明亮的“禮儀鏡”,每一位師生在每天上課前都自覺在“禮儀鏡”前修整自己的儀表儀容,讓自己每天的裝扮都是一名標準“禮儀生”。
據該校德育處副主任周建充介紹,由于中職教育的特殊性,畢業后的學生大多從事服務行業,言談舉止間都代表了行業的形象,如果在平時不養成“上學如上崗,上課如上班”的文明禮儀習慣,就有可能損壞行業的形象,起不到窗口單位的示范效應。為此,該校每年都開展以“文明禮儀教育”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每個月由各個班級評選出本班的“文明禮儀之星”,連續三個月被評為“文明禮儀之星”的同學,將直接被評為學校本學期的“文明禮儀標兵”,由學校統一頒發證書。如果學生在評選時在一個月當中有違紀或身帶處分者,將不能參予“文明禮儀之星”的評選。
在海南僑中,每個年級每一個班都有一群“青年自愿者”,每次學校有大型活動或大型集會時,他們既是文明行動的監督者,又是文明行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
?
把文明禮儀內化為個人修養
市教育局基教處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三年全市教育系統將開展“手拉手文明我先行,心連心共建文明城”的主題實踐活動,在教育學生學習文明禮儀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不斷體驗和感悟,并主動踐行,把文明禮儀要求內化為個人修養和行為習慣。
針對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和“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的主題,市教育局今后三年每年將舉行“文明先行”書畫、征文和攝影比賽。
結合規范化學校創建與和諧校園的創建工作,市教育局每年將組織一次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綠色文明校園”評選活動,豐富廣大中小學生的文體活動內容。
為了讓廣大中小學生做好文明創建活動的宣傳員、監督員和示范員,使文明新風從學校延伸到社區、家庭,市教育局將每年開展“小眼睛看大社會———我身邊的十大文明和不文明現象”評議活動,鼓勵中小學生主動勸導、監督不文明行為,每年評選出100名椰城文明小公民。
此外,市教育局每年還將組織一次全市中小學生文明禮儀知識大競賽,做到文明禮儀知識人人知曉,文明禮儀習慣人人養成;每年組織一次全市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演講比賽,倡導廣大中小學生“講文明話、做文明人、行文明路、做文明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