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和瓜農交流
海口網11月18日消息??11月15日,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五大村的田野里,午后的陽光下,一個接一個的大棚如同銀白色的海洋,大棚里是結滿了累累碩果的哈密瓜,瓜農老顧正在田里忙碌,臉上全是豐收的喜悅。再過上半個月,這批哈密瓜就可以收獲交貨了,而后期陸續成熟的哈密瓜還會將他的喜悅多次放大。
長勢喜人的香瓜
連綿不絕的哈密瓜大棚
老顧是安徽合肥人,2010年來到昌江縣海尾鎮種瓜至今。一個安徽人為什么要千里迢迢敵來海南種瓜?老顧自有一番說道。他原本在合肥市一家電力安裝公司有著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去年受老鄉的鼓動來了海尾鎮,和老鄉合伙在這里種了一百多畝的哈密瓜。轉眼一年多時間過去了,盡管因為市場行情不是太好,種瓜并沒有給他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但他還是選擇了繼續堅持,因為在這里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快樂。
鼓動老顧放棄大城市的好工作來海尾鎮種瓜的人是陳蘭芳,她原本在昌江縣城從事房地產開發,有一次偶然的機會到位于海尾鎮的海南西海岸海尾濕地公園玩,看到這里有不少閑置的沙坡地,覺得在這里種瓜是個不錯的選擇,于是回老家時就把自己的想法和老顧說了,結果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合伙種瓜。
“當時想著那些地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既然有人要種瓜就給他們種好了,這樣既可以把土地利用起來,也可以給村里創造一些經濟效益。”海尾鎮五大村村委會主任李光明說,當陳蘭芳他們找到他,提出租用村里的沙坡地種瓜時,他不假思索就答應了下來。2010年3月,雙方簽訂了土地租用協議后,陳蘭芳和老顧他們先后投入了100多萬元,在地里搭建起了十多個大棚,并從外地引種、育苗,在這里種下了綠色的希望:“這里水質好,日照充足,中出來的哈密瓜肯定品質好。”
盡管老顧他們這一年下來“耗費了不少心思”,第一年種哈密瓜就取得了豐產,但由于市場行情變化的原因,“基本上沒有賺到錢”,這樣的結果未免讓他們有點灰心,開始想打退堂鼓了。
但李光明不干了:“剛開了個頭,咋能說不干就不干呢?”他覺得,種哈密瓜還是很對路的,只要把握好行情,還是很有“錢景”的。于是,他又找來海尾鎮鎮委書記李世明一起做陳蘭芳和老顧他們的工作。大家經過商量既然市場行情比較難把握,那就走訂單農業的路子,提前邀請客商來考察,用自己的誠意爭取他們的訂單。而且在種植管理上采取分批種植、分批采摘上市的做法,以免成熟期擠在一塊造成價格波動。
同時為了堅定陳蘭芳他們的信心,李世明不僅積極為他們爭取應有的農業優惠政策、要求農業部門給予技術指導,還讓李光明發動村里的農戶一起種植哈密瓜。李光明說,目前五大村種植哈密瓜的農戶已經有20多戶,面積接近1000畝。而鎮里的目標則是等條件成熟后進一步擴大哈密瓜種植規模,將其培育成優勢產業。
事實證明這條路子是走對了,現在距離哈密瓜采摘期還有半個月時間,李世明他們的哈密瓜就已經訂出了一半。根據目前的市場行情,今年能夠讓所有的種植戶嘗到甜頭“。”
而最讓老顧高興的還不是今年長勢和“錢景”都非常喜人的哈密瓜,而是在這里種瓜的一年多時間里,他們和周邊的村民相處得越來越好,還結交了不少好朋友。今年兩個比較大的臺風來臨時,李光明都帶著村里人主動到地里來幫他們加固大棚,將大棚上的塑料膜收好,臺風過后,又幫他們將大棚修復,這讓他們非常感動。因此盡管今年村里也有不少農戶種了瓜,但他還是打算在第一茬瓜采摘時讓村里人都來嘗嘗,因為這茬瓜“特別甜”。
李光明也有同樣的觀點,而且他還想讓這股甜美的味道在五大村持久地甜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