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太空晶體可供研究抗癌新藥
對話人物:倉懷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新京報:14種蛋白質溶液,都是從哪里提取的?
倉懷興:植物、動物、人體組織、微生物中提取的。比如雞蛋清、沙眼病毒等。
新京報:為什么要到太空中獲得晶體?
倉懷興:地球上,受重力及其誘導的浮力對流的影響,蛋白質晶體下沉,類似煮餃子沒煮好,會黏在一起。
而太空失重狀態下,溶液中長出的晶體懸浮在溶液中不會下沉,不會“黏”到一起,內部分子結構排列更整齊。
新京報:太空中的晶體,和人們的生活有關系嗎?
倉懷興:當然,關系很大。比如生雞蛋放久了不易壞,因為雞蛋清的原因,雞蛋清內的溶菌酶破壞了細菌細胞壁,殺死了細菌,研究其內部的分子結構,可以開發新的殺菌特效藥。
這次配的蛋白質溶液,有專門針對“乳腺癌”的,將來研究治療“乳腺癌”的藥;對沙眼病毒、痢疾蛋白的研究,對今后開發治療沙眼病、痢疾病的藥物有幫助。
新京報:老百姓什么時候可以買到這些新藥物?
倉懷興:在國外,一般需要8-10年研究開發。
新京報:研究費用也會很高吧?
倉懷興:開發蛋白質藥物,耗時10年和耗費10億美元并不夸張。不過也能很快收回成本,很可能1年就賣10億。
亮點
在17項生命科學實驗的項目中,還有兩項的承研單位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項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生所牽頭。昨天凌晨,該實驗團隊的負責人表示“檢驗結果顯示,樣品完好!”
線蟲上天解肌肉萎縮之謎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高鴻說,此次上天的一兩千只線蟲都活著,正在進行拍照等待繼續進一步的比照分析。
據悉,實驗中用的線蟲為“秀麗隱桿線蟲”,是科學家在發育生物學研究領域常用的生物。普通人對此可能知道的甚少,不過,這種線蟲有兩個親戚與人類關系密切,那就是蛔蟲和蟯蟲。
“秀麗隱桿線蟲約1毫米,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是研究人體生理出現的長期變化的最完美替代物,因為線蟲和人的有些基因是一樣的。”王高鴻說。
在很多相同條件下,線蟲也和人類一樣出現肌肉萎縮現象。肌肉萎縮是宇航員擔心的主要健康問題之一。王高鴻介紹,這次在太空中的一兩千只線蟲,是不同發育階段的線蟲,雌雄都有,有的是即將產卵的線蟲。
“研究線蟲,可以開發預防航天員的肌肉萎縮的藥物。”王高鴻說,這項研究還將幫助因肌肉萎縮癥、糖尿病、外傷和衰老所致的臥床不起的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