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速凍食品巨頭產品先后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簡稱“金葡菌”),隨后傳出新速凍面米制品標準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得檢出的要求改為限量要求。無獨有偶,此前立頓烏龍茶被檢出稀土限量超標,同樣牽出了稀土限量標準是否取消的爭論。跟生乳國標被質疑一樣,食品安全標準“被大企業綁架開倒車”的質疑聲再次出現。 文/記者田欣、劉俊
繼思念、三全之后,灣仔碼頭的速凍食品也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早在思念水餃被指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后,“問題水餃符合新標準”的說法就令輿論炸開了鍋。當時就有聲音指出,在寬松的背后是為了更多地保護一些企業或行業利益,行業標準太多未能考慮到企業或行業的利益。
有專家持不同意見
不過衛生部則在11月11日發出速凍面米食品微生物指標問題的說明,指出“有關新標準比老標準要求低系誤讀 ”,因為《速凍面米制品(征求意見稿)》是采用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ICMSF三級采樣方案,用多個樣品定量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判定,限量指標與ICMSF基本一致,更加符合國際食品微生物采樣檢測要求。 從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李曉明博士也對本報指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而且比較脆弱,很容易被殺死,真正對人體產生比較嚴重危害的,是其產生的毒素,但這種毒素必須是在一定量的細菌中產生,新標準對細菌做出量的限制,就是出于控制毒素產生量的目的。
暨南大學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對本報指出,按照不得檢出的標準速凍食品工廠可能就很難生產出穩定質量的產品,這就讓生產管理出現巨大難題。此外,由于速凍食品最終要經過煮熟后才食用的,高溫烹飪后這種細菌對人體危害就降到了最低。
李曉明指,標準有三種“作用”,一是保證產品質量,二是等級劃分,三是作為技術壁壘。他認為,國內的食品安全標準很難被企業綁架,因為標準制定并不是由企業一方決定,還有專家委員會,“標準制定可以說是三方權衡的過程,包括企業、專家、消費者,而生命健康始終是底線,是不可觸碰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正常的程序,新國標在起草或修訂后都需要征求專家和公眾的意見,但是是否接納,接納哪些意見往往難以掌握。
例如本報獲得的一份由廣東奶協2007年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上書的《對液態奶和酸牛奶新國標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就顯示,當時本地高校的部分專家學習與討論了新國標后就曾反映,新標準與原有國家標準相比,似乎沒什么進步,反而在許多方面是倒退了。
標準不能跟著企業走
據這份意見寫到,本地的專家們當時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出,新不如舊“實在令他們困惑不解”。
比如當時他們就指出新《酸牛乳》征求意見稿標準中將發酵酸牛奶產品分為殺菌與未殺菌兩類,無論從營養還是環保的角度來看都是不值得推廣的產品。“不能因為某些企業的利益而制定出這種對消費者和社會不利的標準”。
至于在今年引發熱議的《生乳》新國標,原奶細菌數允許最大值為每毫升200萬個,而此前的標準是50萬個,被質疑保護了沒有自己奶源的大企業利益。衛生部早前曾指出,設置菌落總數的指標符合“我國發展實際”,能夠保護大量中小規模奶農的利益,維護奶業穩定發展。
標準化專家: 幾個標準事件必須區分對待
標準化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郎志正昨日就對本報記者表示,要區分對待最近幾次的標準爭議,“金黃色葡萄球菌經過加熱就能殺死,標準留有一定余地是比較科學的、可以接受的。但之前的生乳標準則的確有降低標準的嫌疑,是不能接受的。”
至于稀土標準,他同樣認為不能簡單地因為國外標準沒有就取消掉,而是要考慮國內情況,研究對人的危害程度、經過大量試驗科學驗證來決定。
郎志正指出,標準制定的過程中要平衡各方利益,不可以單憑企業說了算。他指出,修訂標準一般由標委會負責,而標準是否為企業所壟斷,就要看標委會秘書處設在企業內部還是研究院所內。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