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媽媽每天都哭著求孩子快點醒來。
潘媽媽和給她們母女提供住處的殘疾老人互相扶助。
海口網消息11月27日? 大興區新華街四里4號樓,一間不足70平方米的兩居室內,住著一位老人和一對與他沒有血緣關系的母女。母女中的15歲女孩,曾寫過40多本日記贊揚她的單身母親,文采飛揚。可如今,一場車禍奪去了她的意識,母親為了給她治病,甚至傾盡家產,一度帶著她淪落街頭;那位58歲的孤獨老人曾是一名普通工人,如今半身不遂,拄著拐杖方能以寸步挪行,卻毅然收留下這對絕境中的母女。他們曾經互不相識,而如今相互扶助。
女孩叫潘姝霏,三河市一中高二學生。今年6月23日晚,正在過街的她被一輛貨車撞倒,司機駕車逃逸,警方尚未破案。經診斷,潘姝霏多處肋骨骨折,腦部彌漫性顱內出血,至今不省人事。
“花了三十多萬,家里實在沒錢了,于是我上街去要飯,一定要讓女兒活下來。”潘媽媽沒有放棄女兒,帶她進京求醫,輾轉4家醫院,耗盡家財,再也無力為繼,只能帶女兒出院,流落街頭,靠乞討籌措醫療費。
艱難時刻,一個陌生人的來電,重燃了母親對生活的希望。“我家里還有間空房,你們不嫌棄就住進來吧,大家都有困難,互相有個照應。”電話那頭,老人張文汝試探著詢問。“終于有地方安頓女兒了!”潘媽媽喜出望外。
讓母女搬入后,為了能讓臥床的潘姝霏多曬曬太陽,張文汝從向陽的主臥搬到了昏暗的次臥。
如今的潘姝霏已將長發剪短,她微睜著雙眼,喉嚨里發出粗粗的喘息聲。因為做了拔切器官手術,每天她只能靠鼻飼維持生命。
“這是位好母親,為了女兒可以上街行乞,可以跪地求人,我知道后很心酸。”張文汝說,他當了一輩子工人,2005年初,突然患上了腦梗塞,政府部門伸出援手,幫其渡過難關。不料2009年他病情復發,如今半身不遂。從此,熱愛工作的他離開了工廠,獨自在家養病。母女二人入住后,張文汝每天盡其所能,照顧孩子、安慰孩子母親,“我希望孩子醒過來,更想讓孩子重新上學。我自己生病時靠他人幫助,在他人危難時我就應伸出援手”。
對于潘姝霏的未來,張文汝滿懷期望,而潘媽媽卻淚而不語。臨別前,她哭泣著說:“女兒的器官還可以用,如果她真的無法醒來,以后我為她做主,無償捐獻出來,讓有需要的人能好好活下去。”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韓大鵬 實習記者 丁洋 本版攝影 本報記者 楊天嘯 譚揚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