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
???/a>網12月2日消息 發生在長春的“母子飲用可口可樂美汁源飲料中毒1死1昏迷”事件使得含乳飲料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業內專家指出,不少含乳飲料產品都存在營養價值低、過度宣傳、誤導消費者之嫌。
含乳飲料已經成為飲料市場中的一個重要細分品類。2005年,娃哈哈推出“果汁+牛奶”的“營養快線”,而其他諸如“小洋人”、“旺旺”等品牌的產品緊隨其后,國內的乳業巨頭也紛紛投身該領域,包括蒙牛推出的“真果粒”、伊利“果立享”等等。有數據顯示,2008年,娃哈哈營養快線的銷售額就達到90億元。
業內專家指出,含乳飲料實際營養價值遠低于牛奶,但很多消費者對此并不了解。
乳業專家王丁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含乳飲料最大的特點就是含乳成分少,含乳飲料蛋白質含量多在0.7%~1.3%之間,大部分只有0.8%,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含糖分較高,這很迎合孩子們的口味。
暨南大學一位教授也表示,含乳飲料的蛋白質含量通常只有普通牛奶的三分之一左右。此外,含乳飲料的某些風味是使用食品添加劑調出來的,而不是真的實際添加了該種物質。
“含乳飲料添加劑較多是普遍現象”,王丁棉也認為,為了滿足口感、風味上的要求,含乳飲料往往含有多達18種食品添加劑。
王丁棉認為,含乳飲料本身就應該不存在營養價值的問題,某種程度上含乳飲料甚至不屬于乳產品,其最大的功效應該是較好的口感和提供水分。
一位食品技術方面的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盡管含乳飲料往往含乳量比牛奶低了一半,但多數消費者并不知道含乳飲料與牛奶之間的區別。這位專家表示,據他了解,有一些企業制造的乳味飲料其實就是用香精調出乳味,外觀也像牛奶,但是其實沒有任何牛奶成分。
此外,部分含乳飲料生產企業對其產品的過度宣傳也是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教授陳中對本報記者表示,某些含乳飲料類產品可能存在過度宣傳的問題,消費者區分能力有限,很難進行辨別,消費者不應該只看廣告宣傳,而是在購買時注意看看產品標簽說明中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成分的標注。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飲料企業普遍面臨著高成本、高風險、低利潤的行業形勢,在乳酸飲料這一品類上,只有把“乳”的成分重點突出、夸大,才能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和議價能力。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企業都進入了含乳飲料這一品類。”朱丹蓬表示,他估計,零售價格3元/瓶的含乳飲料成本不到1元錢,更多的是營銷和渠道成本。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