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19日宣布該國領導人金正日逝世。從1997年正式出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開始,金正日一直領導著這個曾位于冷戰對峙最前沿的國家。在朝鮮國內,金正日的形象與“為國操勞、英明睿智”聯系在一起。在國際上,他與韓國總統金大中的歷史性會晤曾給朝鮮半島的和平帶來曙光。他也曾主導朝鮮核試爆,讓東北亞局勢變得復雜,金正日因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高深莫測的領導人之一。雖然在他主政的17年期間,朝鮮飽受西方的孤立和制裁,但作為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朝鮮卻“精妙”地制衡著該地區的安全平衡。今后的朝鮮會如何走下去,金正日把這些謎團都留在了他的身后。
金正日執政屢破西方預言
朝鮮12月19日宣布朝鮮國防委員長金正日17日在視察途中去世。消息傳出,平壤民眾痛哭的場面和日韓等國股市大幅下挫、政要一片忙亂的新聞同時出現在19日世界各大媒體的顯著位置。在朝鮮,對最高領導人的宣傳是第一要務,一切有關領袖的報道都是各單位政治學習的必修課。朝鮮官方一直稱金正日為“朝鮮人民敬愛的領袖,21世紀的太陽”。19日,朝中社發表文章對金正日的一生作出評價,“金正日同志為完成主體革命偉業奉獻了一生”,“在我們的革命克服重重難關及考驗的歷史性時期,金正日同志的逝世是我們人民及全民族最大的悲痛”。
英國《衛報》網站稱,被稱為“親愛領導人”的金正日受到朝鮮民眾愛戴,但是金正日在西方的形象卻完全不同。路透社稱說,作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在位期間因堅持發展核項目以及旨在打擊韓國和日本的導彈計劃,在外交上一直受到孤立。
“雖然受到西方的巨大壓力,但朝鮮為何能屢次平安渡過難關?”瑞士《新蘇黎世報》稱,這一方面有中國對朝鮮的支持,從另一方面來說,平壤的統治者有時候確實比華盛頓高明。日本《新聞周刊》認為,金正日在面對韓國、日本、美國等的壓力時并沒有退縮,雖然采取以核武器開發為杠桿的外交非常危險,但還是成功周旋在大國之間。文章稱,金正日和美日等國的斗爭經驗將成為他留給繼任者的一份禮物。
美國《洛杉磯時報》稱,金正日在父親金日成去世后上臺。當時西方有各種各樣的預測說朝鮮政權會崩潰。由于冷戰突然結束和缺少貿易伙伴,已經乏力的朝鮮經濟陷入困境。但這些預言最終都沒有應驗,而且金正日執政還延續到了21世紀。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稱,金正日在國際上最輝煌的時刻是2000年,當年朝鮮和韓國領導人舉行歷史性會晤,金正日首次接待到平壤訪問的韓國總統金大中。當時他的形象也從一個令人害怕的和神秘的領導人轉變成了一位善良好客的主人。隨后,時任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都對平壤進行了里程碑式的訪問。然而,照射朝鮮半島的陽光很快就消失了,朝鮮發展核武器令世界為之緊張。
德國國際媒體研究所亞洲問題專家夫羅里揚·盧佩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朝鮮對于西方來說是一個神秘的國家。這次金正日突然去世時的形勢與1994年金日成突然去世時的情形相似。盧佩說,雖然朝鮮在民主、人權等問題上飽受西方批評,作為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金正日精妙地控制著地區的安全平衡,沒有引發真正的戰爭。對東北亞來說,這是一件“好事”。
他造就了今天的朝鮮
“金正日是一位謎一般的領導人”。美聯社19日這樣評價金正日的形象。實際上,這樣的描述不止美聯社一家?!度A爾街日報》19日說,金正日的生活是被過濾的,從他一出生,四周便圍滿對其父親、朝鮮領袖金日成既敬又怕的人們,而當他本人掌權后,人們對他的態度也是如此。即使在朝鮮,雖然有很多關于金正日參觀軍事基地、考察廠礦企業以及出席文化活動的照片,但視頻影像卻很少,他的聲音資料也從未在朝鮮以外的地方公開過。報道稱,朝鮮民眾只是在廣播上聽到過一次他的講話。那是1992年,當時他在集會上說,光榮屬于英勇的人民軍。
在朝鮮,金正日早就被認為是金日成的唯一接班人。他早年畢業于朝鮮最高學府金日成綜合大學畢業,進入朝鮮勞動黨中央工作,先后擔任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組織指導部副部長和部長。1994年金日成逝世,金正日在整整守孝3年后,于1997年10月正式就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而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和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這兩個軍隊最高職務,早在金日成在世時已親手交班給金正日。路透社稱,金正日在朝鮮擁有眾多頭銜,但唯獨缺少象征國家元首的主席一職,因其父金日成去世后被尊為“國家永遠的主席”。美聯社稱,在出任朝鮮最高領導人之前,金正日在青年時期就表現出要保持甚至超越金日成強硬路線的跡象。金日成在1994年去世后,金正日忠實地執行金日成的“先軍政治”政策,把該國大量的資源用于軍隊,最終建成世界規模第五大的軍隊。
《華爾街日報》網站說,金正日接班時面臨的困難要比金日成執政時期大得多。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自然災害頻繁,朝鮮在經濟上的主要贊助者蘇聯解體,朝鮮陷入巨大的困境。韓聯社稱,金正日時代從1994年開始,但當時朝鮮國家經濟和糧食配給幾乎完全崩潰,朝鮮進入一段“苦難的行軍”時期。為突破這種困境,金正日只能依靠軍隊。
韓聯社19日還在一篇有關金正日生平的文章稱,金正日上臺后曾提出一些面向未來的藍圖,1998年朝鮮第十屆最高人民會議啟用年輕的技術官僚,2002年發布經濟管理改善措施,擴大市場,改革工資和物價制度。對外改善與美韓日關系,還準備開始學習中俄兩國的改革開放經驗。但文章稱,朝鮮在加強與國際社會改善關系的努力時堅持“只有具備自衛威懾能力才能守護體制”的邏輯,所以與西方的關系最終未能解開。2008年金正日中風病倒后,將金正恩定為接班人,同時進行貨幣改革,但遭到失敗。金正日還多次訪問中國,達成開發黃金坪和羅津特區的協議。韓聯社給這一節定的標題是“未完的改變”。
晚年出訪向外界傳遞微妙信息
“金正日實際上是一個聰明的領導人,更是處理危機的高手。即便遇到外部史無前例的壓力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立場。韓國和西方實施錯誤的政策,對朝鮮施加前所未有的壓力,結果造成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俄羅斯《消息報》19日引述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阿斯莫洛夫的話這樣說。其實,即使是一直指責金正日的西方政治人物和媒體,也都對金正日的外交手腕感慨不已。BBC稱,見過金正日的西方政要都說他見多識廣。有人將他看作是手腕高明的“操盤手”,認為他為鞏固自己的政權甘冒一切風險。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說金正日“明察秋毫、運籌帷幄”。
俄羅斯《生意人報》稱,金正日執政后對發展朝俄做過重大貢獻。從2001年起,金正日曾先后3次訪問俄羅斯。2011年8月20日,金正日乘專列訪俄,與俄總統梅德韋杰夫舉行會晤,就建設俄朝韓天然氣管道問題達成協議。實際上,鋪設這條天然氣管道不僅是一項經濟項目,更是一項政治戰略,這將有助于鞏固東亞安全作出重大貢獻?!度蛘沃械亩砹_斯》雜志稱,關于朝鮮核計劃的爭論早已陷入僵局。而這一項目可以改變世界對朝關系的整個模式,將平壤納入一體化進程當中。這不是那種用大米換取朝鮮放棄核計劃的模式,而是要提供天然氣和過境運輸收入。
金正日接班后更是頻繁訪問中國,從2000年至今已有7次。特別是近一年來,金正日3次訪華。BBC稱,金正日曾多次參觀、訪問中國,據稱對中國在市場經濟中應用社會主義原則一事頗感興趣,而且朝鮮已經開始在一些靠近中國的地區進行小規模試驗。德國《南德意志報》以“向老大哥學習改革”為題報道說,一向強調軍事的金正日近年來強調經濟搞活,朝鮮還宣布與中國合作運營羅先經濟特區,其模式將仿效靠近中國丹東市的朝鮮黃金島自由貿易區。文章稱,金正日以此“甩掉世界上最為封閉的國家的帽子”。據稱金正日還說“利潤是件好事”,平壤近來也刮起了變化的微風。
西方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朝鮮問題專家對《環球時報》說,“東方國家喜歡用謚號來總結一個人的一生。如果給金正日一個謚號的話,我覺得‘武’字很合適”。金正日一生有著將朝鮮建設為強大國家的理想。金正日想用核武器的威懾力維持和強調朝鮮的存在,遺憾的是并沒有完全實現預期效果。在金正日患重病后,他似乎更強調經濟目標。金正日生前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12月15日,當天他視察了平壤一家即將開業的大型超市“光復地區商業中心”。這名專家說,“朝鮮未來走哪條路取決于繼承者繼承金正日的哪項遺產。”
?
相關鏈接:
金正日“過勞死”:媒體制造的“迷案”
李保東大使赴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吊唁金正日
希拉里就金正日逝世發表聲明 稱為朝鮮人民祈禱
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就金正日去世發表聲明
朝鮮黨和國家領導人吊唁金正日 各界沉痛悼念
?
?
?
?
?
本報駐外記者聯合報道
] [編輯:鄭克姍]·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