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不少游客在泰國大城游覽 本版攝影特派 記者 張龍
今年夏天起,嚴重洪澇災害襲擊泰國多個地區,持續4個多月,700多人在洪災中喪生。首都曼谷等多個地區拉響警報。隨著洪水漸遠,泰國近況如何?記者這兩天走訪曼谷市中心、曼谷北郊重災區蘭實和唯一嚴重受災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大城,看到泰國正努力走出災后陰影,重新展現迷人魅力。
生活復平靜,無人再囤貨
初到曼谷,濃郁熱帶風情撲面而來。漫步街頭,鮮見洪水痕跡,偶有銀行、餐廳、商鋪等門口堆放沙袋,與車水馬龍的街道形成強烈反差。
一個多月前,因外圍災情嚴重,運輸受阻,曼谷當地物價上漲,部分日用品出現短缺。多家超市飲用水、食品遭瘋搶,甚至斷貨。如今,街頭的連鎖超市早已恢復平靜,商品齊全,瓶裝水、飲料擺滿貨架,沒有人再來大批量囤貨。
時值圣誕前夕,曼谷市中心的商場、購物中心早已裝點一新。人們和著歡快的圣誕歌曲,大包小包地采購著節日用品,臉上毫無受災時的緊張惶恐。
曼谷著名景點大皇宮的大雄寶殿內,隨處可見或跪或坐的信徒和游客,想輕松走出大殿需頗費一番工夫;在大皇宮節基殿外,站崗的士兵嚴肅地直視前方,等待與他合影的游客已在一旁排起了隊。
在唐人街擺了30多年路邊攤的方燕華說,災情最嚴重時,她也照常出攤。“街道的漲水沒有淹沒路沿,不至于影響生活。”她介紹,唐人街等曼谷市中心地段,受災并不重。“圣誕、元旦、春節快到了,想來旅行的中國朋友千萬別猶豫,洪水已經走了,泰國很安全。”
回家忙消毒,垃圾換食品
蘭實位于曼谷北郊,是此次洪災的重災區之一,也是泰國姑娘娜塔麗住了25年的地方。10月下旬水災襲來,她被洪魔趕出家門,搬去臨時安置點,一住就是近一個月。隨著曼谷災情逐步解除,娜塔麗不久前重返家園。
剛回到家,她就聽到一個好消息:蘭實地區建起了一個垃圾交換點。曼谷市政府開始實施污染控制計劃,鼓勵市民用家里的垃圾換大米和雞蛋。“我可以拿20個塑料袋換1個雞蛋,還能用100個塑料袋換1公斤大米。”娜塔麗說,許多親戚朋友都加入了垃圾換食品的行列,主動收集生活垃圾,以緩解洪災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曼谷市污染控制廳送來了生物清潔劑,幫助我們清掃房子里的積水。”娜塔麗回家后,花了整整3天時間,刷墻、拖地板、消毒衣物、整理房間……她介紹,水災容易引發疫情和疾病,“衛生部建議,在洪水消退后的48小時內,馬上打掃房屋,以消除沾染在地面、衣物和家具上的病菌。被洪水浸泡過的衣物,也必須消毒后才能再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