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清琪總是和工人們打成一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
海口網12月25日消息(記者 李傳華攝影報道)他是一名食道癌患者,但他依然工作在排水一線。采訪他的過程中,他的手機不斷響起,一接聽,都是單位同事打來說工作上的事。從外表特別是從他的精神面貌來看,他一點也不像是一個身患絕癥的病人。他叫陳清琪,是海口市排水管道養護所秀英管理隊隊長。
吃苦耐勞工作不講條件
陳清琪個頭高,但人清瘦,他說是化療化的,過去比現在胖多了。1997年從部隊轉業進入海口市排水管道養護所。起初在龍華管理隊工作,任隊員、副隊長,2002年,排水所組建秀英管理隊,他被安排去當隊長。15年,他無論是當隊員還是當隊長,軍人的品質一直在他身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忠誠,責任心強,特別能吃苦耐勞。海口市排水管道養護所所長韓強這樣評價他的這個部下:他是一個放在哪個工作崗位都不講條件,都讓人放心的人。
15年里,無論清晨還是午夜,不管是刮臺風還是下暴雨,只要所轄路段有積水,他就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一次,藥谷二期因強降雨發生嚴重積水,他帶領隊員們從頭天黃昏一直奮戰到第二天早上,水退了,他才與隊員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這樣的例子,在他15年的排水人生涯中,多得不勝枚舉。從隊員、副隊長、秀英管理隊隊長,身份變了,但他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工人做到的,他堅持帶頭做。用秀英管理隊隊員李俊的話說:他干起活來讓人根本就感覺不到他是個隊長,就是一名普通工人。
為此,他年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個人,2010年還被海口市市政市容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
?
?
強忍病痛奮戰在大街小巷
從前年開始,陳清琪就感到身體有些不適,妻子是軍醫出身,多次催促他盡快到醫院檢查,但他總是說,工作太忙,過段時間再說。就這樣,他一次又一次推遲了到醫院檢查的時間。
2010年5月的一天,陳清琪感到身體明顯不適,被妻子逼著到187醫院體驗。就在排隊過程中,他接到單位電話,說路段上出現積水,于是他將體檢表往懷里一揣就奔向工作崗位。這一忙就是幾個月,體檢的事被他忘得一干二凈。
2010年9月,他出現胸痛并連續十幾天發燒、嘔吐癥狀,醫生建議住院做全面的檢查及治療,而他想到9月份進入熱帶風暴的多發季,還有許多的涵洞、下水管道沒有清理疏浚完工,他強忍著病痛,帶領工作人奮戰在一線,實在受不了了,就到門診打點消炎針,然后又趕到工作第一線。2010年10月,50年不遇的強降雨果然浸襲海南,海口不完備的地下排水設施根本無法消耗,到處都是積水,排水工人們都走上一線沒日沒夜地奮戰著。這樣的時候,自然不會缺少陳清琪的身影,他忍受著病痛的折磨,連續數日戰斗在抗洪排澇的第一線。天不亮就出門,晚上十二點后還回不了家,在積水中一泡就是十幾個小時,甚至一天都吃不上一頓熱飯,連續的加班加點超負荷工作使他病情日益加重,幾次差點倒在積水中……
?
身患癌癥仍然保持樂觀心態
等洪水消退后,他實在扛不住了,才一個人偷偷趕到醫院檢查,醫生給他進行了全面檢查后,并沒將結果告訴他,而是讓他回來叫家屬第二天來取結果。陳清琪說,當時他就意識到情況不妙,但沒有告訴家里人,第二天還是一個人去了醫院。醫生看著他很遲疑,他反而安慰醫生說:“沒事,什么樣的結果我都能接受,我是軍人出身,不懼怕這些。”
陳清琪坦率地告訴記者,話雖然這么說,但當醫生將確診為食道癌中晚期的體檢結果告訴他后,他還是有一絲絲的恐懼甚至絕望。但這種情緒并沒持續幾天,陳清琪就“還過陽”來,表現出一份獨有的坦然:既然病情已成事實,就沒必要害怕,只有正確面對,才有可能戰勝它。他積極投入到治療之中,先后在海口、廣州接受了化療和手術,如今,他已經過三次手術,醫生告訴他的結果是,恢復效果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的確,記者為了采訪他多次跟陳清琪在不同的場合見面,他總是一臉燦爛的笑,說起自己的病更是毫不避諱。22日,他在西海岸帶領工人們清理排水涵洞,司機老陳因為身體不適,看醫生檢查回來怏怏不樂,他就做起老陳的思想工作,并將自己對待癌癥的一些態度和辦法傳授給老陳,直到把老陳一張陰著的臉說“晴”。
?
?
心系工作帶病上崗堅守一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陳清琪被確診為癌癥后,除了手術和復檢,他幾乎沒有一天不上班,不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要是一天不工作,人渾身就難受。”
秀英管理隊二班班長黃嬌告訴記者,陳清琪剛手術回來那會,人變得很瘦,身體也顯得很虛,但他一回到隊里,就跟過去一樣跟大家一起干活,嚇了隊員們一大跳。陳清琪卻有自己的一套說法,自己在排水所工作這么多年,感情深厚,哪能說不干就不干呢。隊員們反復勸他,最后集體提出,上班時他到現場指揮可以,但不能跟他們一樣干體力活,否則大家就集體送他回家。他知道隊員們的好心,但每天都要到工作一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隊里每月的工作計劃,大事小情,他必須親自安排并參與。就算在手術和化療期間他不能到崗,也會每天打電話詢問隊里的情況。
李俊對記者說:“陳隊長一工作起來,根本就不像個身患絕癥還在恢復中的人。”
?
?
記者手記:令人尊敬的“排水人”
?
采訪陳清琪,總覺有股暖流在心底涌動,他對排水事業的熱愛,持續的付出,還有被確診為絕癥后表現出來的堅持意志,以至如今病魔還沒徹底離開仍一心撲在工作上的那份執著,無不讓記者看到他身上所散發出來的令人尊敬的品質。
海口所管轄的范圍隨著城市的發展日趨擴大,東至桂林洋、南到椰海大道、西到火車站、北到白沙門,覆蓋了整個海口市區乃至部分郊區,道路339條,長度達到993公里,而這么大面積,僅靠200多名排水工人來管護,他們無不像陳清琪一樣,在城市排水管網并不先進發達的情況下,視“改造一個積水點,減少一條積水路,造福一方百姓”為己任,樂于奉獻,甘于付出,讓城市的排水點越來越少,讓越來越多的道路“管通水暢”。
100多年前,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曾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現實中并沒有多少人知道“排水人”這個職業,可他們卻是每個城市不可或缺的角色,讓我們為他們喝一聲彩,為他們的奉獻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圖片1、2、陳清琪總是愿意和工人們打成一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3、和工人們一起探討業務;4、這輛“小微”既是陳清琪的交通工具,又是他的“辦公室”。(記者 李傳華)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