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14歲孩子留給家人的只有三張照片
圣誕節,廣南縣殯儀館的遇難學生家屬,沉浸在悲痛之中。
19歲的張成德靜靜地躺著,守在他遺體旁的親屬已哭成一團。
張成德的哥哥張成林說,弟弟的遺體被拉到殯儀館后,縣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就拿了1000元錢給他們,要求他們火化遺體,但遭到了家屬的反對。
張成德共有5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還有一個僅僅11歲的弟弟。其他的都分家了,只有母親與張成德、弟弟住在一起。因為家里沒錢,上學斷斷續續,讀初一時張成德已19歲。
張成林為了供兩個弟弟上學,在隔壁村做建筑小工,只與弟弟在一個月前見過一面。如今,兄弟倆已天人相隔。
唐仕才的父母遠在廣東江門打工,接到兒子遇難的消息立刻坐著大巴趕回廣南縣。唐仕才的哥哥說,出事前,唐仕才向家里要了35元錢。這僅有的35元錢,除去來回的14元車費,還剩21元,這本是唐仕才5天的生活費。而在唐仕才家里,只找到三張一寸登記照,這是他14年來留給家人的唯一記憶。
●調查
學生上學的路最遠有20多公里
不坐微型車就得走路
曙光鄉總共有人口3萬人,曙光中學,是這個鄉唯一的中學,原本是一所小學與初中合在一起的學校,學生有3000多人。前兩年分家后,初中學生有1300人。
昨天,是學生返校的時間。在學校門口,停放著許多微型車。曙光鄉馬堡村大地村民小組的學生張某說,他家離學校有20多公里,要是走路的話,需要五到六個小時。現在條件好了,有很多微型車,但坐一趟需要14元左右,每個星期就需要28元。但在他們老家,家庭都非常貧困,根本無法支付這筆錢,大多數時候,他都是走路,只有到下雨或是冬天,才會選擇坐車。從學校里了解到,曙光鄉的面積大,像大地村一樣,有很多學生都要走10多公里路到學校讀書。學生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那些“黑面的”。
學校稱肇事面包車在學校沒超載
“學校是鼓勵學生走路的,但總不能禁止學生乘坐面包車吧。”曙光中學周啟高副校長說,學校也多次發現微型車超載的情況,為了學生的出行安全,學校也采取一系列措施。從今年9月1日開始,學校就規定,必須到星期六早上7點才能出校門回家,回家需要乘坐微型車的,由老師清點微型車上的人數,超載的,老師就將學生喊下來,再乘坐下一輛微型車。
“這些都有嚴格的登記制度的。”周副校長拿出一張表格說道。在這張表格上,登記得非常詳細,連乘坐學生的名字、車牌號、發車時間、行駛的方向都要登記,老師還要簽名。在這些表格中,還找到一張肇事司機文明剛在12月23日早上拉學生的記錄。
周副校長一再強調,學校非常注意學生的出行安全。經過他們調查,肇事車當天在學校門口并沒有超載,而是在路途中分三次拉了客。第一次是在離學校1公里處,上了3個人。第二次是在離學校3公里的地方上了2名學生。第三次是在離肇事地點不遠處上了1位老人。
周副校長說,每次上車時,他們都要囑咐面包車駕駛員注意安全,沒有想到出了這種事情。
事故發生了,周副校長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政府能夠出資將這條通往馬鞍山村的爛路修好,學校有幾輛合格的校車。他還希望政府部門加強警力,進行道路排查,制止超載的行為,這樣也可以避免一些車禍的發生。
鄉政府剛和司機簽完安全協議
曙光鄉黨委副書記說,對于微型車超載,學生出行安全的問題,政府也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在12月13日,全鄉召開了安全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就有附近的52輛“黑面的”。會上,鄉政府對司機進行了安全教育,并讓司機簽訂了《安全協議》,在這份協議第一頁,就是肇事車主文明剛所簽訂。沒有想到的是簽訂協議后的第10天,就發生了這起特大交通事故。
?
相關鏈接:
云南超載校車翻入山谷致6死8傷 其中4學生1老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