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網友紛紛致電本報:
現在網上瘋傳,WiFi輻射會嚴重影響男子精子成活率。不僅微博上有多種這方面的言論,國外的專家還做過相關的實驗。這種說法可信嗎?
22日,在石家莊某門戶網站的里,一則有關WiFi的輻射會傷害男子精子成活的帖子,引起不少網友的擔憂,跟帖眾多。記者隨后搜索到,這全是由“蘋果新聞”的一篇微博引起的。這篇微博稱,從健康男子體內收集精液樣本,把其放在接收WiFi上網的計算機旁4小時后發現,精液竟然“熟”了!而無線上網期間散發的電磁輻射正是“殺精”的元兇!截至22日,該微博已被轉發1360余次。
記者隨后發現,早在11月30日,國內多家知名網站都紛紛刊發了名為《阿根廷研究稱筆記本WiFi會降低男性精子活力》的消息。該消息稱,阿根廷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用WiFi無線上網會影響精子的活力,進而影響男性生育能力。而其他帶WiFi連接的設備,例如平板電腦和手機,也可能帶來同樣的風險。這項研究共邀請了29名男子參加實驗。研究人員將他們的精液放置在距離連接WiFi的筆記本電腦旁3厘米處,4小時后,25%的精子停止活動。若將精子放置在離計算機較遠處,只有14%的精子停止活動;若是將精子放置在沒有連接WiFi的計算機旁,則不會產生影響。
就此問題,記者聯系到河北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據該院通信系蘇佳老師介紹,包括由無線路由器發射的WiFi在內的無線網絡頻率雖然可能較高,但功率都不大,對人體并不會造成多大影響。目前,WiFi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基本都在安全范疇以內,不會影響到體內細胞。
記者了解到,我國知名的民間科普組織“科學松鼠會”,近期也在網絡發表文章稱,WiFi無線上網使用的電磁波波段一般是2.4GHz到5GHz,屬于非電離性輻射,主要是對人體組織的加熱作用可能影響健康,需要比較大的強度才會造成傷害。此外,無論筆記本電腦還是手機,他們的輻射值通常都在毫瓦每平方米這個水平上,遠低于國際非電離性輻射委員會制定的安全上限10瓦每平方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