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問
1 知名企業沒有原奶記錄?
昨日,蒙牛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蒙牛所用原奶一部分來源于自有牧場,一部分來源于當地奶農,目前問題奶源究竟來源于哪里?企業方面也無從追溯。
對于蒙牛方面的回應,昨日,乳業專家王丁棉提出質疑。他表示,目前我國大中型乳制品加工企業都已建立完善的可追溯體系。每一批次原奶從哪里收來、數量有多少、用的什么飼料、送到工廠中用于生產什么產品,都有詳細的記錄,企業不可能查不到。
2 問題只出在原奶質檢員?
此外,王丁棉指出,蒙牛對外所說的“由于眉山工廠原奶質檢員在前期的原奶檢驗上出現失誤,導致這一批次原奶中超標的黃曲霉毒素未能檢出”太過牽強。
“原奶質檢員的工作應該是最為嚴謹的,出現這個問題,一個‘疏忽’就能夠解釋嗎?”王丁棉說,“以前蒙牛的廣告宣稱奶制品有層層檢驗關,原奶質檢員出現疏忽,難道其他檢驗關也出現疏忽了?”
對于以上質疑,昨日記者多次聯系蒙牛多位副總裁,對方未接聽電話、回復短信。
3 檢查結果2個月才公布?
“從時間上能判斷出來,這批問題產品生產于10月18日,質檢部門19日查出的問題,中間沒有銷售出去的時間。”蒙牛集團一位負責人表示。
10月份檢查結果出來,為何近日才公布?該負責人表示,這是質檢部門的流程,不是蒙牛所能控制的。
昨晚,北京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劉清珺介紹,從抽檢到發布信息,歷時2個月比較正常。一般抽檢后,要出具有法定意義的數據至少一周。如發現該企業某批次產品有問題,檢測機構會通知企業,給它至少兩周的復議期。企業如對檢測結果不認可,可找復檢機構復檢,一旦和初檢結果不一致,還要找仲裁機構。
但劉清珺說,對于問題產品的控制和處理措施,會早于在公布不合格信息之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