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7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就福島核電站事故設立的第三方機構“事故調查驗證委員會”(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畑村洋太郎任委員長)26日匯總了中期報告。其中指出“政府及東電未對海嘯可能造成的重大事故作出預估,缺乏應對自然災害及核事故雙重打擊的憂患意識,未準備應對措施,因而導致了嚴重事故”。
報告指出,發生氫氣爆炸的1號機組全體操作人員均沒有使用應急冷卻裝置的經驗,并嚴厲指責在事故應對中政府中樞與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東電間未能進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從而造成損失加重。
調查驗證委員會提議“今后應轉變觀念,對于一旦發生即可能造成嚴重損失的核電站事故,不論發生概率多小都要準備好應對措施”,并要求對預定于明年4月成立的“原子能安全廳”(暫定名)賦予獨立性及組織權力。
報告指出,2008年東電曾估算出地震可能會引發超過15米的海嘯,但公司高層認為這只是假定數據,東電沒有就預想外的自然災害商討對策。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在接到報告后未要求東電進行相關應對,且無跡象表明保安院曾努力提出事故對策相關標準。保安院干部承認“對海嘯的認識不足”。
事故現場方面,1號機組的全體操作人員均沒有使用過用于反應堆冷卻的應急冷凝器,東電高層也出現錯誤判斷而導致了注水遲緩。3號機組作業人員在停止對高壓注水系統的操作后未能進行代替注水,這有可能加劇了堆芯受損。
報告還指出信息共享及傳達中的諸多失誤。例如,向1號機組注入海水一事沒有向首相報告;“緊急時輻射影響迅速預測網絡系統(SPEEDI)”雖然對放射性物質的擴散進行了預測,但相關信息并未在居民疏散中派上用場。
?
相關鏈接:
日本福島核電站周邊去污后輻射量最多降低78%?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