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近幾年來海口市委在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市委黨校副校長、教授王天意進行了深入研究。他說,海口新一輪的體制機制創新起源于2006年胡錦濤總書記對海南提出“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經濟結構和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的談話之后。幾年來,市委認真貫徹這一精神,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海口科學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
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海口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全省的改革開放大局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全國起到了很強的引領示范作用。當前,海口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發展速度的關鍵時期,但最突出的問題是在省會城市中,發展相對滯后,而滯后的主要根源是體制機制上存在著相當大的障礙。
王天意認為,2007年推行的強區擴權可以說拉開了海口新一輪體制機制創新的序幕。強區擴權改革的目標是理順市、區兩級政府之間的關系,更好地落實區級政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權限和責任。通過強區擴權改革,海口按照權責一致、權隨責走、費隨事走的原則,理順了市、區兩級政府責權利等方面的關系,強化了區級政府的基本職能和資源配置能力,實現了管理靠前、服務靠前,更好地發揮了基層政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職能,為海口又好又快地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體制保障。
一種模式,如果固化不變,不能積極創新、與時俱進,就失去了內在活力,并對發展形成阻礙。因此,不解決體制機制的問題,就會嚴重影響各項工作的推進,科學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就難以取得大的突破。王天意認為, 2008年市委出臺的《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促進社會組織發展的決定》,實現了政府職能歸位和政社關系良性互動,將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涉及到部分公共資源從體制內向體制外轉移,這一改革在全國都具有標桿作用。
王天意說,與此同時,海口還在舊城改造、社區管理等方面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就地安置、程序公開、過程透明、公眾參與等方面的工作機制,使玉沙村和海甸溪北岸的舊城改造得以順利進行,既改變了城市的面貌,又保障了拆遷戶的利益;以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為重點,積極探索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的新機制,努力實現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關鍵在理順體制機制,難點是調整利益格局。王天意表示,“十二五”期間,如何進一步探索城鄉社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社會和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將是海口今后五年的重要任務。因此要以不畏艱險的改革勇氣、克難攻堅的工作力度、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把思想解放落實到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的具體行動上,努力破除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各種體制性障礙,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為我市加快轉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提供堅強保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