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2011年的朝鮮半島“天安號”事件的硝煙,延坪島的槍炮聲漸漸消沉。美韓數次聯合軍演的劍拔弩張似乎平緩了許多,一切朝著相對緩和的方向發展。然而當另一個新年即將到來時,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逝世讓世界再次矚目這個60年來似乎一直不太平靜的朝鮮半島。金正日的去世讓朝鮮未來充滿變數,各國也在靜觀朝鮮何去何從。
2011年12月19日,朝鮮平壤街頭像往常一樣平靜,但朝中社的一條消息將這一切徹底打破。朝中社在當日發布的消息稱,12月17日,金正日在視察途中因身體和精神過度勞累,在專用列車上突發急性心肌梗塞,并發心臟休克,隨后經急救無效,于當天8時30分逝世。
朝鮮進入后金正日時代
金正日去世11天后,金正日遺體告別儀式28日在平壤舉行。朝鮮人民軍官兵和各界群眾在平壤市內40公里長的街道兩旁冒雪送別金正日。29日的追悼大會,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金正恩等朝鮮黨政軍領導人以及數十萬群眾參加。
金正日患有心臟和腦血管疾病,長期接受治療。金正日在病情趨于恢復后,今年安排了數次對中國和俄羅斯的訪問,因此17日的去世顯得有些突然,這對朝鮮半島乃至整個世界都掀起了不小的波瀾。金正日的逝世,讓全世界的眼光投向這個半世紀以來一直不太平的朝鮮半島。
金正日去世的消息讓這個不太為世人熟悉的國度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很多民眾跪地痛哭,甚至一度昏厥不得不送往醫院。
朝鮮官方媒體要求“忠于尊敬的金正恩同志的領導”,并稱金正恩為“黨、國家和軍隊的最高領導者”,“金正恩在金正日逝世后第一天起就開始統一處理國家全盤工作”。事實上,從去年起金正恩就開始逐步接手國內事務。
在金正日17年的執政期內,朝鮮進行了兩次核試驗,近年來也開始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今年批準了“黃金坪和威化島經濟區的開發計劃”,這被視為朝鮮實行改革開放的一個跡象。
朝韓關系能否柳暗花明
在金正日逝世后,經過一番爭論,韓國向朝鮮民眾致哀并準許個人和民間團體發唁電。另外韓國政府說服宗教團體放棄在韓朝邊界附近點亮圣誕燈塔的計劃,這些舉動顯示韓國希望借機打破對朝關系的僵局。
回顧半個世紀以來的朝韓關系,在緊張對立時有緩和中延續。2000年,金正日和韓國總統金大中簽署《北南共同宣言》,2007年朝韓領導人簽署《北南關系發展及和平繁榮宣言》,在新世紀之初為朝鮮半島奏出了和平的音符。但是,韓國李明博政府2008年上臺后,“天安”號警戒艦沉沒事件及延坪島炮擊事件導致韓朝關系急劇惡化,成為阻礙著雙方改善關系的一個不穩定因素。
因為這兩起事件,美韓隨后舉行了數次軍演,2011年新年到來也沒有讓朝鮮半島平靜下來。韓朝軍方代表今年2月初在板門店舉行了會談,但雙方立場嚴重對立,會談草草收場。在會談過去后的不到一周,韓國宣布與美國于2月28日至3月10日間同時舉行“關鍵決心”和“禿鷲”聯合軍演。但無論如何,2011年的軍演火藥味都要比2010年的味道淡了許多,“關鍵決心”演習等都是年度例行軍演。即便是11月,在延坪島炮擊事件一周年之際,韓國海陸空三軍以“防范朝鮮的挑釁”軍演,也不過是韓國政府作出的一個政治姿態,對國內是一個交代,對朝鮮則是一種警告。
在劍拔弩張背后,仍然有和談的聲音,事實上誰也不希望朝鮮半島局勢惡化。今年以來,李明博已多次表示,朝鮮若能改變態度,韓國將提供援助,有必要時可以考慮舉行韓朝首腦會談。朝鮮今年以來也多次要求同韓國對話。
雖然雙方在一些問題上的對立,沒能實現真正對話,但是今年以來韓朝間出現了一些新動向,包括在北京舉行韓朝第二次無核化會談、韓國民間團組訪朝、韓國執政黨首次訪問朝鮮等。韓國執政黨、大國家黨代表洪準杓表示,如果朝方有誠意,愿意考慮進行一次政治層面上的訪問。
六方會談能否再現曙光
朝核問題也是東北亞局勢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所幸的是,在中國及有關各方的努力下,從2003年開始至今,六方會談已進行到第六輪。不過,2009年,朝鮮宣布退出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給六方會談和朝鮮半島無核化的解決蒙上了一層陰影。
六方會談經過山重水復的波折后,終于在今年逐漸明朗,但是金正日的逝世似乎又為六方會談增添了變數。至此,六方會談可謂一波三折。
按照中國提出的重啟六方會談“三步走”方案:先進行朝韓會談,緩和雙邊關系;再進行朝美會談,增信釋疑;最后舉行正式的六方會談,推進半島無核化。自2009年六方會談談判破裂以來,相關各方為了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盡力促成六方會談的重啟,到目前為止前兩步已經開啟。
在目前政治互信缺失的情況下,會談什么時候重啟還是個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朝鮮與美韓的分歧難以調和。朝鮮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核追求,而美韓則想讓朝鮮棄核。即使美國再怎么作戰略上的調整,或者某種戰略上的妥協,也很難讓朝鮮放棄自己的底線。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維多利亞·紐蘭在朝鮮領導人去世后說,美方愿意就可能的糧食援助和重啟朝鮮半島核問題六方會談繼續與朝鮮對話。朝鮮能否去核,成為影響朝鮮和美國日本等國關系的關鍵因素,也關乎朝鮮能否回歸國際社會。那么明年朝鮮能否重返六方會談,而六方會談能否達到實質的效果,令世人矚目。
專家點評
中央黨校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
東北亞局勢充滿變數
東北亞局勢在2012年充滿了變數,目前來看局勢并不明朗。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去世后,東北亞周邊國家韓國、日本等都持觀望態度,而各國的反應有賴于朝鮮國內政策局勢。待朝鮮新政權穩定一段時間后,可能就會出現新變動,各國屆時會采取不同的政策,這可能造成東北亞局勢新的變化。但就目前而言處于不明朗狀態,難說2012年到底會朝著一個怎樣的態勢發展。
美國對朝鮮和金正日是一直不喜歡的,美朝關系的走向目前仍不明朗,美國也是在觀望。他需要觀察朝鮮的動向和政策,實際上奧巴馬今年來已經在悄悄調整對朝鮮政策,今年的7月和10月份朝鮮和美國雙方進行了兩次會談。12月15日美國和朝鮮在北京就糧食援助問題舉行會談,在一些重要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如果不是金正日的去世,12月22日本應該有新一輪對話。目前看,美國不會采取任何積極主動的行動,短期內會耐心觀察,看朝鮮向哪個方向發展,再決定怎么做。
對于六方會談而言,問題的關鍵不在于能否重啟六方會談,而在于重啟后能否取得實質效果。盡管朝鮮在2009年宣布退出六方會談,各方還是希望能坐下來談的,所以說,明年實現六方會談應該不難,但朝鮮一直堅持有核武器,堅持以有核身份談判,不討論棄核問題,這一點可能令各國難以接受。
對于朝鮮能否采取棄核武器,而將精力投入到發展國內經濟,這很難說。目前朝鮮走的是先軍道路,把大量的財力物力都集中到了軍事上。雖然朝鮮發布政令堅持先軍政治,但并不代表以后一定這樣做。
新聞回放
12月28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遺體告別儀式在平壤舉行。覆蓋著朝鮮勞動黨黨旗的靈車從錦繡山紀念宮廣場西側緩緩駛出,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金正恩在靈車右前側手扶車輛,在靈車旁步行護送。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