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漁業發展趨勢良好 十二五期間定十大任務
海口網1月3日消息??“十一五”期間陵水海洋漁業經濟發展趨勢良好,漁業產值持續增長。2010年水產品達91670噸,產值7.76億元,其中海洋捕撈產量79490噸,海洋捕撈業占水產品產量比重達86%,產值5.54億元。海洋漁業經濟產值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1/3,全縣海洋漁業產值“十一五”年均增幅8.71%。2011年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漁業水產品總量達到9.7萬噸,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陵水黎族自治縣海洋與漁業局局長云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該局在發展陵水海洋漁業方面進行了幾方面大膽嘗試:
一是積極造大船、闖深海要效益。陵水縣政府惠農強漁政策的出臺,激勵了漁民造船的積極性,至今共計建造百噸位大船31艘(2008年9艘,2009年10艘,2010年12艘)。每艘新造百噸位漁船年產值150—200萬元之間。
二是實現水產養殖方式轉變,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拓寬思路,發展健康生態養殖有很大的突破,由原來的淺海養殖轉變深海養殖,淡水養殖由傳統養殖向名、貴、優推廣養殖轉變。開創陵水縣漁民深海養殖的先河,具有典范的作用。共建造完成深水網箱養殖64組、96口,產值上億元。
三是漁產品加工不斷拓展,產業升級走向新路。休閑漁產品不斷更新、創品牌,走向市場。注重漁產品的質量安全。
四是漁港基礎建設有成效。2008年11月18日新村中心漁港一期工程順利竣工,標志著海南省第一個基礎設施最齊全、功能配套最完整的中心漁港的落成,漁港的竣工將大大改善陵水縣漁業發展和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設施條件,促進海洋漁業經濟的發展。
五是惠農強漁扶持政策惠及漁民百姓。“十一五”期間,陵水縣共補貼漁業生產資金745.4萬元,其中造大船扶持直補漁民190萬元;2010年強降雨造成陵水縣漁船流失損壞60艘,直補漁民救災款75.4萬元;2010年扶持深海網箱養殖24戶,每戶一組,共直補資金480萬元。從而改寫了陵水漁民沒有鋼質漁船、沒有深海網箱的歷史。
“十二五”期間,陵水漁業規劃明確,發展思路清晰。“展望‘十二五’,我們陵水縣明確了漁業發展的思路和戰略,漁業發展指導思想上確立了‘以養為主’的發展方針;在統籌國際國內發展上明確發展遠洋漁業;經營管理體制上突出:品牌、安全;海洋開發和利用上要以保護海洋生態為主;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有效的保護。”云飛說。
“十二五”期間,陵水將大力發展生態健康的水產養殖業,加快推進標準化健康養殖,合理調整水產養殖空間,強化疫病防控和質量安全監管;統籌發展可持續的捕撈業,嚴格控制近海捕撈強度,扶持壯大遠洋漁業積極發展環境友好的增殖漁業;著力發展先進的水產品加工流通業促進加工業優化升級,拓展國內外市場空間;鼓勵發展文化多元的休閑漁業豐富休閑漁業發展模式,擴大休閑漁業產業規模;加快建設漁業設施裝備體系,加強養殖設施裝備建設,加強漁船漁港設施裝備建設;不斷完善現代漁業科技支撐體系,加快漁業科技創新,提升技術推廣服務,推進漁業節能減排;建立健全海洋漁業資源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全面強化休漁禁漁制度,著力加強水生生物物種保護;著力推進漁業、水產品安全保障體系,扎實推進“平安漁業”建設;大力強化現代海洋漁業執法保障體系,加強漁政管理和維權護漁。
[來源:人民網海南視窗] [作者:李偉民 韓銘] [編輯:謝軍輝]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