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談到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搞的“雙重標準”,電信專家郭海濤稱,因為它“仗著產品好”,感覺可以“有恃無恐”.
由于缺乏競爭,讓諸如“蘋果”這樣處于壟斷地位的洋品牌們,頻繁對中國消費者“耍大牌”。例如:新產品上市時間明顯滯后,對產品質量缺乏責任意識,對維權問題“一拖到底”,不了了之等等。然而中國現行法律法規較低的違法成本,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就業、稅收、GDP等考慮,為一些國際品牌提供的“超國民待遇”,也“慣”得洋品牌們越來越“傲慢”。
【點評】正是中國消費者和監管部門過度的“寵溺”,才讓部分跨國公司敢對自己的“上帝”耍大牌。合法與誠信是市場的底線。唯有轉變消費觀念,提高法律威懾力,加大違法成本,主動加強監管,讓洋品牌違法后,“痛”得刻骨銘心,他們才會正視消費者的感受。畢竟,“寬容”尤其是“過度寬容”是無法贏得尊重的。
?
相關新聞:
洋品牌頻在中國耍大牌 新產品推遲上市成慣例?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