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環鐵路的開通運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記者張杰攝
剛剛過去的2011年,海南交通建設捷報頻傳:代表著科技、速度、創新的東環高鐵運營一年,發送旅客近1000萬人次;海口美蘭機場、三亞鳳凰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雙雙突破1000萬人次,跨入國內大型“千萬機場俱樂部”;港口吞吐量首破億噸百萬標箱大關;重點交通項目建設也是好戲連臺,作為我省“田”字形高速公路網絡主骨架的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總投資已完成過半,計劃2012年底完工;西線高速公路白蓮立交至白馬井立交段改建工程已于去年11月動工……
有關方面傳來喜訊:屯昌至瓊中段高速公路將于近期開工;西環鐵三亞鳳凰段今年開工,下半年或全線建設;美蘭機場、鳳凰機場改擴建工程陸續啟動……
海南,正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國際旅游島建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海南邁入高鐵時代
2010年12月30日,當首列乳白色的東環高鐵動車組風馳電掣般從美麗的東海岸呼嘯而過,人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動車組僅用90分鐘就跑完了308公里的里程,比汽車縮短了一半時間,飛快的動車組“貼地飛行”,使人們感受到了現代交通所帶來的高效出行效率。從此,海南告別了無電氣化鐵路、無城際軌道交通的歷史,昂首邁入高鐵時代。
東環高鐵的開通,填補了海南東部地區鐵路空白,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獻禮工程。海南鐵路交通從此掀開新的一頁。
省跨海辦有關負責人稱,東環高鐵構建了一條全新的“黃金通道”,完善了我省的立體交通體系,使東部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區域間人流過往更加便捷,極大地加快了東海岸旅游區的開發和城鎮化建設步伐,帶動了旅游、房地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國際旅游島建設增光添彩。
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提升出行效率是人們的共同愿望,東環開通,使這一愿望變成了現實。
快捷、舒適是人們選擇動車的理由。經常乘坐動車的林女士說,坐動車去三亞既方便又快捷,直達車只需100分鐘左右。這是人們出行方式的一次大變革,時空距離縮短了,海南變“小”了,我們的生活半徑卻擴大了。
一年來,東環高鐵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旅客,各高鐵車站呈現出明顯的商務流、旅游流、學生流……
粵海鐵公司以“打造一流海島高鐵標準示范線”為目標,以便民、利民為宗旨,不斷優化列車開行方案,滿足人們出行需求。開通一年來,東環鐵先后6次優化列車開行方案,動車組從最初的10對逐步增加到28對。客流紀錄也不斷被刷新:2011年元旦小長假,日均發送旅客2萬人;去年春運日均送客3.2萬人;清明期間創下了日均4.95萬人的最高紀錄。
東環高鐵運營一年發送旅客952.8萬人,為國際旅游島平添了一抹亮色。
“田”字形高速公路網輪廓漸現
交通,作為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旅游島建設進程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著眼長遠,適度超前。
借助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東風,近兩年來,海南公路建設好戲連臺。2010年8月,曾止步10多年的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重新開建,工程全長約72公里,總投資約30億元,計劃2012年建成通車。項目建成后,海口至屯昌的行車時間將從現在的1小時40分鐘縮短至40分鐘左右。
“交通不暢顯然已成為中部地區發展的‘瓶頸’。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的建設,將打開中部地區快捷順暢的公路通道,引領中部地區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董憲曾說。
備受關注的西線高速公路白蓮立交至白馬井立交段改建工程去年11月11日破土動工,項目建成后,海口至洋浦的行車時間由現在的近兩個小時縮短至一小時,它將拉近洋浦和瓊北經濟區的距離,打通區域經濟合作大通道,助推洋浦開發。
“建設國際旅游島,必須加快構建設施完善、服務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為國際旅游島建設創造良好的交通條件。眼下,我省東西向和中線交通不甚順暢,加快構建海南‘田’字形高速公路網絡勢在必行。”董憲曾說。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省交通運輸廳以構建綠色、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為目標,科學制定了公路、水路、游艇碼頭等10多項“十二五”專項規劃,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籌劃并儲備了一批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關鍵性項目。
據透露,中線高速公路屯昌至瓊中段項目前期工作正加緊推進,有望近期開工建設,這是我省“田”字形高速公路的又一關鍵工程。萬寧至洋浦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也在加緊推進,力爭到2020年,建成“田”字形高速公路網絡,使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
近兩年來,海南交通發展提速,離不開交通運輸部的鼎力支持。
2010年8月5日,交通運輸部與海南省政府在北京共同簽署了《加快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交通運輸發展會談紀要》,交通運輸部明確表示,要積極推進海南交通運輸業適度超前發展。《會談紀要》對加快“田”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設、支持國省干線改造和旅游公路規劃建設等七個方面的內容都一一給予明確的西部支持政策和指導意見,無論是資金安排還是政策支持力度都創了海南紀錄。
2009-2011年,我省共落實中央車購稅交通專項補助資金(含水毀專項資金)分別為2.44億元、4.51億元、21.31億元,其中,2011年由于落實西部政策,補助金比2010年增長近4倍。
交通建設與旅游深度融合
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推進,旅游交通發展開始提速。
去年初,我省西部旅游資源開發的重要基礎設施——昌江黎族自治縣棋子灣旅游公路(全長29.84公里)正式動工建設。
省交通運輸廳近日傳來喜訊:萬寧石梅灣至大花角段示范工程、文昌航天發射場配套道路東郊至龍樓段兩條旅游公路有望近期開工。
我省首條內河生態旅游航道正在推進建設,內河航運揚帆起航……未來20年,海南將通過開辟水上旅游航道,打造“一江三河”(南渡江、萬泉河、文昌河、三亞河)航運體系,構建水上交通新格局,建設“水上海南”,助推腹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旅游島建設。
海口美蘭機場擴建二期、三亞鳳凰機場擴建三期工程也將啟動,為眾多國內外游客開辟更加方便快捷的空中大通道。
種種跡象傳遞一個信號:服務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我省旅游交通基礎設施正全力推進,旅游業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支撐力度。
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進程的加快,海南正著力打造海棠灣、清水灣、棋子灣、尖峰嶺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區建設,然而,目前我省旅游公路、景區公路配套還不盡人意,部分旅游景點尚無干線公路連接,制約了旅游業的發展。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逐步完善旅游交通設施,延伸沿海公路主干線,分期、分段建設沿海觀光公路,配套完善觀景點設施。
董憲曾表示,旅游公路是我省“十二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頭戲,也是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關鍵性項目。“十二五”期間,我省將探索交通建設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新路子,建設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符合國際服務標準的旅游公路540公里,盡快打通景區(點)之間的“斷頭路”以及主要賓館、住宅區與旅游景區的連接線,突出旅游公路的觀光、休閑和生態特色,力爭把旅游公路建成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
據透露,萬寧石梅灣至大花角段示范工程、文昌航天發射場配套道路東郊至龍樓兩條旅游公路沿線將設置景觀平臺、小型停車區、露營地、棧道等配套設施,突出觀光、休閑、生態,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旅游公路。
未來幾年,隨著環島濱海景觀公路的建成,海南濱海旅游將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
?
???相關鏈接
海南公安交通管理指揮中心投入使用 電話近期將開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