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個春節,夫妻默守野外油井
勝利油田薛梅夫婦:井站交給咱管,那是一分信任,就得干好
“通往油井的小路都是我們走出來的,每到雨季過后,我們都要來拔蘆葦,不然很快就長高了,沒法過人。”薛梅說,雨季過后除了拔蘆葦就是要平井場,“抽油機一個角下沉整個抽油機就有停產的危險。”
17年來,薛梅和她的丈夫孫賓,一直默默守護著16平方公里內的7口井,度過了16個春節。17日和18日,記者走進這對油田夫妻。
荒郊野外有座夫妻井
18日,(山東)東營有霧。
“有一次我老公出去巡井,因為大霧找不到家了。”薛梅說,接到老公電話后,她拿著手電,1個多小時后才找到丈夫孫賓。
薛梅,出生于一個普通的油田職工家庭。1992年職業中專畢業實習時,薛梅認識了孫賓。1995年5月1日,兩人結婚。“當時這邊一片荒草地,沒有人愿意來,但是這個工作總要有人來干,我和丈夫商量了一下就來了。”薛梅說。
薛梅說的這個地方是距勝利油田東辛采油廠駐地15公里外的東辛采油3礦1隊營8更9井站,站上只有薛梅和她的丈夫孫賓看護,這對夫妻已經在井上工作了17年。
18日上午7時,記者來到他們的家。上午9時許,薛梅扛起鐵锨拿著2個小桶、孫賓扛著20斤的管鉗,去重走他們已走了35000余次的巡井、巡線路。
薛梅告訴記者,每天每4小時一次巡井,每次巡井的路程在10公里以上。每天每2小時看一次壓力,通過壓力表顯示的壓力可以看出油井運行是否正常。
走到一處由護欄和鐵網搭建的小橋時,孫賓說,“原來我們走這個橋就是踩著管子過去,現在管子上面的鐵網是3年前才有的。”他還跟記者說起了一段往事。“兒子4歲的時候,跟我一起去巡井。過了橋我發現兒子不見了,往下一看,他掉進2米多深的水里了。”
在巡井的路上,我們需要通過由兩根直徑約20厘米和10厘米的管子做橋的水溝。薛梅過完水溝時記者連一半都還沒走完。“我也是摔出來的,所以現在走得很順暢。”薛梅說,2010年夏季的一天凌晨4時,她出門巡井路過帶鐵網的小橋時,由于鐵網破損,她的腿上都是血。
“這么死心眼,值么”
1995年,為解決人手不足、職工倒班不便等困難,東辛采油廠將3礦采油1隊營8更9井站調整為“夫妻井”站。“我們剛到站上的時候,附近沒有人家,現在附近的3戶都是2007年以后搬來的。”
“來到站上后,我們喝了兩年多的水庫水,不過后來發現水庫的西北角有個廁所,水也沖進水庫,我們不敢喝了。”薛梅告訴記者,1998年,單位給配上了水罐,但里面接的水比茶水還要濃。“后來我們自己搭建了一個儲水罐,隊上給送一次水,節約點可用20多天。”
17日,記者在薛梅的家中看到,十幾平米的客廳內擺放著陳舊的家具、簡易的沙發,還有廉價的電器。“這個電視是1997年我父親淘汰后送給我們的。”薛梅說,上世紀90年代,他們只能收看山東臺、勝利電視臺和墾利電視臺。
薛梅夫婦在井上生活已經有17年了,在這17年里,他們接觸最多的人都是采油隊的。孫賓告訴記者,自從駐到“夫妻井”后,他和朋友間的聯系越來越少,“老家的親戚來看我們,都說我們住的是什么鬼地方,不過我們已經適應了。”
“老師和同學們從電視上看到了關于我的報道后,就組織了十多名同學來看我,當時老師都哭了。”薛梅說,這是畢業近10年來第二次見到同學。“老師覺得我們這樣虧了孩子,畢竟孩子還小。”薛梅說。
“有一次,我騎摩托車回來看到抽油機停了,就連忙追了上去。”孫賓告訴記者,1997年,營12-138井的抽油機突然停了,當他過去后發現2個人正在拆卸抽油機上的曲柄銷子蓋板,直到孫賓追出不法分子4公里后,對方才扔下東西逃竄。這樣的事情曾發生過不少次。
有人曾經勸薛梅和孫賓:“你們這么拼命能掙幾個錢?哪有這么死心眼的,值么?”薛梅和孫賓的想法是:這跟待遇高低沒關系,看好井是我們的責任。“隊上把這井站交給咱管,那是一分信任,咱就得干好。”
春節給師傅拜完年繼續巡井
在薛梅的兒子孫同慶的臥室內,墻上貼著寫有“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拼搏才能到達光輝的頂點”和“學海無涯”的書法字。孫賓說,“這都是我寫給兒子的,我希望他將來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在孫賓眼里,孩子既聽話又善良,但是用孫同慶的話說就是,“我不聽能行嗎?”“前段時間,有個70多歲的老太太迷路了,孩子就跑出去給她送飯。”孫賓說,因為他們夫妻長期駐守在荒郊野外,從內心覺得虧欠孩子,但是看到孩子有好的品質就知足了。
除了孩子,孫賓夫婦對父母也感到挺愧疚。17年來,因為要堅守在油井上,薛梅從未到7公里外的父母家吃頓年夜飯,孫賓沒回過500多公里外的菏澤老家過個春節。父親得癌癥住院,薛梅也沒陪過一個晚上。
今年春節,薛梅的公婆從菏澤來到東營和他們一起過春節。對他們來說,這無疑是今年最高興的事。“春節,我們沒有親朋好友來,所以也沒有過多地準備東西。”薛梅說,每年的正月初一,他們只去鄰站的師傅那里拜個年就要繼續工作,春節對于他們來說沒有特別之處。“聽到鞭炮聲后,才會想真的過年了”。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