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埃德加·胡佛1924年起擔任美國調查局(后改組為聯邦調查局)局長,直到1972年死于任上。在長達48年的任期中,他對政府高官、自由主義人士和民間政治團體領袖展開調查,對美國政治生活產生極大影響。
美國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新片《胡佛》講述胡佛個人生活細節,引發爭議。胡佛傳記《公開的和保密的:胡佛的隱秘生活》作者安東尼·薩默斯近日撰文,細述胡佛生活中不為人知的故事。
一生功過參半
1972年5月,年近80歲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被發現死在位于首都華盛頓的家中。
時任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在官方聲明中稱贊胡佛“是一個巨人,是這個國家勇氣和愛國主義的象征,擁有花崗巖一樣的誠實和正直”,并要求國會降半旗致哀。
不過,尼克松私下里的反應卻與聲明大相徑庭。他最初聽到胡佛去世的消息時,第一反應是:“上帝,那個混蛋!”事實上,尼克松曾向顧問表示,要勸說胡佛辭職。
尼克松在日記中說:“胡佛是幸運的,他在任上死去。如果他被迫下臺或主動辭職,很可能遭人殺害?!?/p>
尼克松對胡佛這種矛盾的情感并非特例。美國前總統杜魯門在任內表明自己對胡佛的態度:“我們不想要蓋世太保或秘密警察,但聯邦調查局正向那個方向發展。他們調查性丑聞,敲詐受調查者……參眾兩院議員都害怕胡佛?!?/p>
胡佛的一生幾乎都在聯邦調查局局長任內度過,他功過參半,是美國政壇一個復雜的政治人物。
胡佛任內在美國民眾中享有較高聲望,他改變調查局的腐敗和無能,招募忠實于自己的特工隊伍,改善行動能力。聯邦調查局在這一階段建立了第一個聯邦指紋庫,可以迅速查找1.59億美國人的指紋信息。胡佛一手建立的罪犯研究中心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同類機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則成為培養執法部門精英的“西點軍?!薄?/p>
在這些耀眼功績背后,胡佛成立聯邦調查局八處,負責宣傳聯邦調查局的成績,將胡佛打造成一個勇敢打擊嚴重犯罪的斗士。
與此同時,胡佛利用這一機構,宣傳社會上的所有“邪惡”,包括從性取向異常到各類犯罪行為都由左翼政治人士造成,引導社會警惕并憎恨左翼政治運動。
性格偏執自我
薩默斯認為,胡佛在聯邦調查局的經歷與他早年人生關系密切。
早在胡佛少年時代,他就關注社會和政治話題。在學校,他積極參與各種政治討論,反對女性獲得投票權,反對廢除死刑。
胡佛爭強好勝,在各方面都要拔得頭籌。薩默斯援引胡佛外甥女的話說,當胡佛發現父親罹患精神疾病時,他“不能承受這一事實,他從不能忍受任何不完美的事物”。
另一親屬則認為,胡佛過于自我,“害怕和別人私下交流”。胡佛在聯邦調查局時的助手威廉·沙利文認定,局長“沒有愛過任何一個人”。
胡佛在聯邦調查局工作初期,美國社會對共產主義的恐懼達到頂峰,他利用這一恐懼贏得民眾支持。胡佛認為,左翼人士甚至不應該“被允許按他們的喜好說話和寫作”。
當時,許多人僅僅因為參加激進團體就被聯邦調查局驅逐出境。1920年,聯邦調查局逮捕大量激進人士,并使用間諜監控他們的律師。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這些被捕的人中,有一個被胡佛斷言“對美國最具威脅”的菲利克斯·弗蘭克弗特,后來成為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薩默斯說,胡佛一直沒有加入任何政黨,標榜自己“非政治”。事實上,他曾暗地承認支持共和黨。胡佛認為民主黨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是可疑的左翼人士,曾秘密計劃要與羅斯福競選總統。
1950年,當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指認杜魯門政府國務院中有200多名共產黨成員時,胡佛公開表示支持。胡佛曾指派手下特工秘密為麥卡錫提供相關文件材料,以問訊“可疑的激進分子”。
麥卡錫是20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在美國煽動反共、排外運動的參議員。他指認政府、國會和社會各界存在試圖顛覆美國的激進人士,被稱為“麥卡錫主義”,是美國國內政治中公認的極端人物。
?
相關新聞:
《胡佛》發正式海報 萊昂納多臉部特寫不怒自威0
萊昂納多《胡佛》老人扮相曝光 成奧斯卡熱門(圖)
《胡佛》曝光新劇照 萊昂納多再次沖擊奧斯卡(圖)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