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重金屬鎘害死了魚嗎?專家卻說,一般來說,重金屬不會造成魚類死亡;魚兒大量死亡前一周,黑黃色水體曾大量入侵拉浪水電站庫區,從那時起,漁民已發現網箱里的魚開始死亡;在污染被發現之前,是否有沿河村民飲用過河中重度污染的水?
昨天,記者走訪此次鎘污染事件最初發生的地點——廣西河池市宜州縣境內的拉浪水電站,有了意外發現。這次龍江河鎘污染事件中,有不少疑點尚未得到解答。
死掉的魚不能吃不能賣
拉浪水電站庫區一片蕭條,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幾條漁船黯然停在岸邊。五六個漁民站在一旁,呆呆地看著幾乎已經空空如也的網箱,默默無語。岸邊的坡地上,有成片成片翻松的新土,這里是他們埋葬死魚的地方。魚兒死后,鄉里的水產部門來通知過,死掉的魚不能吃不能賣,只能掩埋。
拉浪漁業隊隊長黃朝新撐著竹篙,駕著竹排,將記者帶到河中他家的養殖網箱邊,箱里還漂浮著幾具小魚的尸體。他養了1萬多條魚,這次死掉7000多條,隊里幾戶養魚的人家,損失差不多都有這么大。
7日突然冒出黑黃色污水
至今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害死了他的魚。
1月7日清早,他一到庫區,便發現水體異常,原本清澈的河水一夜之間變成了黑黃色,雖然沒有異味,但渾濁異常。駕竹排到網箱,發現了一些翻起白肚的小魚。
當時,他并沒有太在意,因為“每年元旦前后,總有一股黑黃色的水來到這里,有10年了”。不過,往年黑水來時,從未導致魚類死亡。
但事態不斷惡化,死魚越來越多,從每天死掉幾十條,到大批死亡。1月11日,他和漁民們將此事上報龍頭鄉漁牧獸醫站。站長韋華鵬前來拍了照片,并撈起死魚,捕了活魚,送到上級單位化驗,據韋華鵬說,樣本被送到了南寧化驗。1月15日,河池市環保局來人取水化驗。1月15日至18日,網箱中的魚死亡率最高,成片成片地死去。
黃朝新說,奇怪的是,死掉的都是些2-4兩重的小魚和魚苗。他養的是青竹魚,3年才能上市,死掉的魚是從去年3月開始養的。
鎘含量最高超標準80倍
1月15日,河池市環保局對水樣做溶解氧和PH值等方面的分析化驗,這是按照魚類缺氧死亡的慣常做法,檢測結果是正常的。16日,又對水樣采取重金屬物質檢驗,發現鎘超標。根據昨天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通氣會上的通報,當時檢測出拉浪電站壩首前200m處,鎘含量超《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約80倍。
河池市立即組織力量監測檢查,在拉浪水電站上下游布點檢查,最后發現,拉浪水電站以上河水鎘含量正常,下游自河池市下轄的宜州市懷遠鎮以下水體各項指標正常。由此確定污染水體為“拉浪水電站-懷遠鎮”,全長約30公里。
目前柳州水源仍然安全
河池市同時采取多種措施,在拉浪水電站以下設置5道防線,近日又加到7道。在昨天下午的通氣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副廳長馮振年說,經過各方協同努力、日夜奮戰,通過采取除鎘、調水稀釋等綜合應對措施,龍江河鎘污染高峰值已從80倍降到25倍左右,取得階段性成效。目前柳江水源地水質仍處于達標狀態。為確保供水安全,柳州市自來水廠已啟動應急預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要動用一切力量、一切手段、一切辦法、一切措施,做到“三個確保”:確保柳州市取水口水質達標;確保柳州市不停水;確保柳州市供水達標。
由于河池市例行檢測中,龍江河水在包括重金屬在內的多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故認定此次事件為“突發性”事件。 (姜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