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日消息? 近年來,陜西銀監局加強系統化監管創新引領,采取切實措施,有力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實現了新突破。截至年12月末,陜西省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356.78億元,較年初增加487.58億元,增長26.09%,高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7.08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據了解,陜西省小微企業貸款增量與上年持平,實現了兩個不低于目標。小微企業貸款占全部貸款比例達到19.9%的歷史最好水平。支持小微企業貸款專營機構由45家發展到如今的610家。全轄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57.76億元,較年初增加28.60億元,增長98.11%。特別是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在10家銀行參與下,從無到有發展到1.67億元,
通過近兩年的努力,陜西省金融機構支持超過166萬戶小微企業發展生產經營,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調整結構,創造就業作出了積極貢獻。銀行也由“要我干”到“我要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觀念和行為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不久前在陜調研期間,對陜西省通過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實現科技金融有效對接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根據陜西省優勢特點,陜西銀監局改進傳統推進小微企業融資理念。在確保增速增量的前提下,調整思路,凸顯優勢,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為先導,單戶授信額500萬元以下企業貸款為中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為重點,信用貸款為突破口,重點領域、區域優勢、薄弱環節三類貸款聯動的推進模式,強化監管引導力度。該局積極增強銀行社會責任理念,敦促銀行向社會公告以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為重點的社會責任報告,使其明確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不單是政策要求和商業行為,更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必須擔當做好。
陜西銀監局還聯合省政府6個部門制定了《陜西省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從制度層面解決了信貸資金只求“錦上添花”,無意“雪中送炭”,企業初創期渴望的貸款得不到保障,相關政策難生實效等老大難問題。該辦法設計了風險補償和盡職免責條款,為銀行積極介入知識產權融資解憂,明確規定非主觀責任形成不良貸款的責任人,免予追究相關責任,藉此消除信貸人員后顧之憂。該局制定的《陜西省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容忍度指導意見》,為銀行吃上政策“定心丸”。另外,為促進科技金融有效契合,該局協助科技廳制定《陜西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在國內率先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及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損失分擔機制,改“撥”為“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信貸資金的杠桿撬動和倍增作用。
?
相關鏈接:
去年房地產貸款同比少增7704億 樓市拐點已確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