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8日,中國人在蘇丹喀土穆開設了蔬菜農場。
?
專家認為中國政府、赴非企業及公司員工需共同努力方能保平安
1月28日,中水電集團公司在蘇丹南科爾多凡州的公路項目遭到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北方局)的襲擊,29名中國工人被劫持。
3天后的1月31日,25名中國人在埃及西奈地區遭貝都因族“統一和圣戰”極端組織綁架,除一名翻譯外,其余24人均是天津水泥設計院援建埃及水泥廠項目的工人。昨天,這25人已被釋放。
近年來,類似事件再三發生,短短幾天內兩批同胞遭劫持,更是牽動了國人的心:這些組織為什么要綁架中國人?隨著中國參與全球化的程度越來越深、越來越廣,正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落后國家參與建設、開拓業務,在異國他鄉,中國人如何才能保平安?記者采訪了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
原因
“因為中國影響力大,所以綁架中國人”
蘇丹方面,反政府武裝發言人1月29日宣稱:“并未綁架中國工人,他們很安全,沒有人受傷。預計政府軍會隨時發起攻擊,所以暫時不能放人。”蘇丹南科爾多凡州州長艾哈邁德·哈倫指責武裝人員意在破壞當地的公路建設,阻止該地區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而“修路是整個南科爾多凡州百姓數十年來的夢想”。
埃及方面,極端組織綁架中國人是為了向埃及政府施壓,迫使當局釋放因涉嫌參與紅海旅游地塔巴爆炸及阿里什油氣管道爆炸而被捕的貝都因族人。
賀文萍認為,這是“走出去”的代價。她告訴本報記者,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快,中國企業在非洲承接的工程越來越多,外派到非洲工作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相應的,風險自然也越來越多。
在非洲的中國人三番五次遭綁架,跟當地的形勢密不可分。不少非洲國家國內形勢較亂,沖突頻發,在某些國家,反政府力量多年來一直在跟政府保持武裝對抗。
開路架橋,基礎設施建設的工地一般都位于較偏僻的區域;反政府武裝為躲避政府軍的打壓,往往躲避在偏僻地帶,那里也就成了武裝力量交火的主戰場。工地和戰場的區域重疊,成倍放大了在非華人的危險性。
中國近年來的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一些反政府武裝認為劫持中國人能夠產生更大的國際影響,視之為“重磅炸彈”,從而更有效地向當局施壓,這是在非洲中國人屢遭綁架的另一重要原因。
應對
中國已成為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雙邊貿易額從2000年的100億美元躍增到2011年的1600多億美元。非洲還是中國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場、第二大勞務承包市場和第四大海外投資目的地,目前約有100萬中國公民在非洲從事各種經營活動。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